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脊柱外科沈洪兴团队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7-12-11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点击量:3088   我要说

12月1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授奖项目结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脊柱外科沈洪兴教授领衔的团队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题目是《颈椎伤病诊疗的技术创新和体系优化》,获奖人员还包括李新锋、钟贵彬、劳立峰、王琨、陈智、李全、张帆、李凤宁、钱列、毛宁方、陈建伟、虞舜志、侯铁胜、刘祖德。

获奖人员合影

这个项目是课题组历时20余年、在总结5000多例颈椎手术的基础上完成的。该成果的创新点主要有3点:

第一,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量化评估颈椎病的精确诊断新指标,包括握力的时间和空间强度、功能磁共振弥散张量比值;国际上首先报道了术前气管推移训练降低颈椎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气管推移训练的方案受到国际颈椎研究学会CSRS主席Riew教授的高度赞赏和认可,被美国三个脊柱中心所采纳实施。

第二,开创了国内颈椎前路钩椎关节扩大彻底减压和同种异体骨移植融合的先河。精准微创的椎间隙减压取代了国内传统的椎体切除减压,明显减小了手术创伤,提高了疗效,降低了骨不良的发生率。对一个节段和二节段的颈前路手术,提出了无深静脉穿刺、无导尿管、无引流管的“三无”观念,国内率先实施了颈椎外科的日间手术。

第三,基础研究聚焦在颈脊髓损伤和颈椎间盘退变的力学机制和分子机制研究。建立了颈脊髓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开发了精准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新靶点,医工交叉制备了高强度颈椎纳米植骨材料。发表了位于中科院颁布的第一区期刊的三篇高影响因子文章。该项目共发表SCI论文32篇,其中5篇临床研究论文发表于脊柱外科顶级的《SPINE》杂志,3篇基础研究的论文发表于中科院颁布的第一区期刊。

学科带头人简介

沈洪兴

沈洪兴,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骨科副主任。曾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脊柱中心和颈椎外科研究所学习深造两年,师从国际颈椎研究学会(CSRS)主席Dan Riew教授和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RS)主席Larry Lenke教授。我国在职的第一位国际CSRS会员、亚太CSRS创始会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基础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颈椎工作组委员,国际矫形和创伤学会(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常务委员,SICOT中国部骨科基础学会常务委员,全国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和西医组常务委员,全国脊柱非融合学术委员会创始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在脊柱退变、脊柱外伤、脊柱肿瘤和脊柱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颈椎病和颈椎畸形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以及脊柱脊髓损伤综合诊治体系的构建研究。在老年严重脊髓型颈椎病、重度颈脊髓损伤、颈椎畸形、颈椎术后翻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并不断向颈椎非融合、精准微创微创外科、新型材料替代植骨等颈椎外科新领域积极拓展。

近5年已承担或完成颈椎外科相关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6项, 并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和上海市卫生系统新百人计划。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 其中SCI论文14篇。参编专著6部。获国家和省部级医疗成果和科研成果奖5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