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解答

2018-04-19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852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张强主任针对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系统性、感染性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布氏菌性脊柱炎在布鲁氏菌病的发生率为20%-60%,是其感染椎间盘及椎体组织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发病节段以腰椎多见,其次为胸腰段,颈椎少见,病理表现主要为椎间盘的炎性改变,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和发热。

该病容易误诊误治(临床上应该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脊柱结核、脊柱肿瘤、压缩骨折等的鉴别)。

布氏菌性脊柱炎的手术治疗是在药物治疗等非手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有效清除病灶、解除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维持并重建脊柱稳定性、缓解疼痛。手术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布氏菌性脊柱炎的最后选择。目前有关布氏菌性脊柱炎的手术适应症,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一,一般认为其适应症主要包括:经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剧烈的腰背疼痛症状,或影像学检查显示椎间盘破坏、椎间隙感染导致的慢性、顽固性腰痛;影像学检查显示椎管内硬膜外脓肿或炎性肉芽组织或坏死脱出的椎间盘组织压迫脊髓或神经根、马尾,并产生了相应的临床症状;难以吸收的椎旁巨大脓肿;椎体骨破坏灶大于1cm影响脊柱稳定性;合并病理性骨折。

布氏菌性脊柱炎的手术入路有经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前后联合入路以及前外侧入路,手术方法包括有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感染病灶内应用内固定物仍存有争议,但有关感染性脊柱炎的研究表明,在彻底清除病灶和有效的抗生素基础上使用内固定,是安全有效的,能够促进植骨融合及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同时也是减少感染性脊柱炎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布氏菌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早期通过规范药物治疗往往可以有效控制炎症,且联合用药的效果较单独用药的效果明显,同时采用适当的用药时间在预防疾病复发和药物不良反应方面至关重要。对于出现椎间盘及椎体破坏导致椎体不稳定,椎管内脓肿,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等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无论采取前路、后路或者前后路联合手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彻底进行清除病灶,同时采用内固定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更有利于症状的恢复,防止复发。此外,对于早期患者,经皮穿刺引流和椎旁脓肿引流等微创治疗,临床疗效满意,且手术费用较低,创伤较小,值得推广。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必须正确掌握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进而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