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国际腰椎外科学术会议专题系列报道(二)腰骶段畸形:盆倾脊倒,妙手匡扶

2018-09-17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 马泓 王 冰 点击量:890   我要说

腰骶段做为脊柱的“基座”,在传递载荷、维持运动与躯干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启成作用。一旦在腰骶段发生结构性脊柱畸形,则由于其下方为无活动度的骶椎,代偿能力差,临床上常会造成脊柱骨盆倾斜,同时近端出现继发弯。外科治疗腰骶段脊柱畸形中若手术方式与矫形策略选择不当,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内固定失败、矫正度丢失和冠状面医源性失代偿等并发症。

目前,对于腰骶段畸形外科治疗中存在的如截骨方式、近端固定节段选择、远端固定方式与矫正技术等问题,认识上存有争议。为此,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腰椎外科学术会议上,相关专家就腰骶段畸形的手术治疗进行了精彩研讨。


仉建国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仉建国教授分享了“腰椎半椎体合并骶骨倾斜:短节段固定可以实现平衡吗?”。对于骶骨水平倾斜大于10°的患儿,术后冠状面矢平衡问题不容忽视,如果完全矫正半椎体畸形原发弯,可能会造成术后矢平衡;但进行长节段固定,则会损失运动节段,给患儿带来较大的创伤。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手术策略的核心为术后残留弯和骶骨水平倾斜匹配。基于此理念,通过短节段固定的同时达到脊柱整体冠状面平衡成为可能。具体的方法包括使用不对称融合器,并适度矫形(undercorrection)。


宋跃明教授

近年来,腰骶内固定得到了快速发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宋跃明教授详细介绍了各类腰骶椎内固定技术,并分析了各项技术的优缺点及适应症。前路内固定装置包括cage、螺钉、钢板等,可以作为后路固定技术的补充。骶骨椎弓根螺钉适用于后路短节段固定,而当长节段固定时,需要考虑使用髂骨螺钉或者骶2骶髂螺钉;相比髂骨螺钉,骶2骶髂螺钉更具有损伤小、切迹低、连接方便等优势。


王华东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王华东教授作了题为“腰骶段半椎体畸形与冠状面矢平衡的治疗选择”的报告。以半椎体畸形的自然史为引子,分别介绍了腰骶段半椎体的手术目的、手术时机。对于腰骶段半椎体畸形合并冠状面矢平衡的手术治疗问题,提出下腰段及腰骶段、成人半椎体易导致冠状面失平衡,腰(骶)段半椎体宜早期切除融合,并根据半椎体部位、失平衡类型选择半椎体切除(截骨)部位。对于小于40度的非结构性代偿弯不需固定融合;而对于僵硬的结构弯、较严重的旋转、合并后凸畸形的患者,需要考虑融合代偿弯;对伴有骨盆倾斜者远端应固定到骨盆。


王冰教授

关于腰骶段畸形患者存在的术后冠状面矢平衡问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王冰教授作了题为“先天性腰骶段畸形长节段固定术后失代偿原因探讨”的学术分享。总体来讲,先天性腰骶段畸形患者长节段术后冠状面失代偿的发生率约为21.7%,原因包括固定节段选择不当、腰骶水平重建不足、术前冠状面矢平衡类型为C型,半椎体切除不彻底。对于此类患者,预防术后发生冠状面矢平衡的关键在于合理规划手术固定节段,采用骶髂固定技术,重视腰骶水平重建。


陈志明副教授(左)盛伟斌教授(右)

在精彩的病例讨论环节,北京解放军306医院陈志明副教授报道了1例地方医院腰5半椎体切除不彻底致术后3个月出现内固定松动、取出内固定后短期出现畸形加重、冠状面严重失平衡的病例。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盛伟斌教授介绍了一例腰骶椎半椎体畸形术后螺钉松动合并冠状面失平衡。围绕手术失败原因、是否需要翻修手术、融合节段等问题,在座专家展开了激烈讨论。最后两个病例都通过长节段翻修手术重新获得了良好的冠状面矫正。

本专题精心挑选的两个翻修病例,提示我们在外科治疗先天性腰骶段畸形时,对如何进行彻底地半椎体切除,切除后如何有效加压闭合截骨面以创造良好的融合条件,以及如何选择融合节段和矫形策略等问题应结合经验与循征,反复思考,合理施为,才能有效避免术后内固定失败、矫正度丢失和医源性冠状面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发生。


陈其昕教授(左)、王征教授(右)


唐天驷教授

点评专家,骨科界德高望重的前辈,来自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唐天驷教授认为:在腰骶段发生畸形,容易造成盆倾脊倒,如何匡扶,需要妙手为之。整体上看,本栏目专题特色鲜明,讨论激烈,关于腰骶段畸形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并发症防治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对我国腰椎外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言辞恳切,语重心长的话语为到场的专家和青年医师带来了鼓舞和激励。

作者简介


马泓

博士,助理研究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医师

2014年6月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同年7月进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工作。国际脊柱外科学会AOspine会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会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7篇,2017年获得国家公派出国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年,师从Laurence G Lenke教授。


王冰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和湖南省脊柱外科治疗中心副主任,脊柱外科研究室主任。

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骨科疾病防治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微创专委会微创融合学组副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委会常委暨经皮内镜技术研究组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基础学组委员;中国骨科菁英会脊柱创始会员和执委;中国SICOT骨科分会基础学组常务委员;国际侧方入路手术学会中国部副主任委员;AOSpine中国部讲师;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常务编委;国际The Spine Journal 和Spine杂志中文版编委;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员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委;湖南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骨科基层教育委员会常委和手术指导专家等职。擅长内镜微创脊柱外科和各类复杂脊柱畸形的矫治。在国家级和国际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SCI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