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征:骨质疏松症——医患共同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2022-05-09    点击量:1850 我要说

骨科在线主办、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固松杯”2022骨质疏松防治科普短视频大赛活动已于4月10日云端正式启航。希望更多有志于科普传播的临床医师积极参与其中,帮助患者充分了解和认识骨质疏松症,提高其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意识,及时就诊、规范诊治,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国民健康。

本次大赛评审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主任高延征教授通过视频形式为大赛送上寄语,同时带来一篇文章《骨质疏松症——医患共同面临的困惑与挑战》,全面讲解了骨质疏松症的特征、发病因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现状等,以及骨质疏松症给医患带来的困惑与挑战,强调了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需要医生、社会、政府密切配合,提高认识,共同参与。

高延征视频

高延征教授寄语本次大赛

一、骨质疏松症的特征和发病因素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在轻微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取决于人体激素水平、遗传因素、人种、生活环境、饮食习惯营养、运动方式等多种因素,糖尿病慢性疾病、长期卧床、药物、抽烟、饮酒等因素都会影响骨代谢平衡,导致骨质疏松。在骨折发生之前,其临床症状多数并不明显,因此容易被忽视。

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和诊疗现状

2013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报告:全球每3秒钟有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约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岁之后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发生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再骨折风险提高4倍。骨质疏松性骨折可造成疼痛和重度伤残,髋部和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可降低患者预期寿命,长期卧床者的致死率可达20%永久性致残率可达50%。除了卧床、致残外,必将大大增加家庭、社会负担和医保开支。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发布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年)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①骨折患者卧床制动后,将发生快速骨丢失,会加重骨质疏松症;②骨重建异常、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③同一部位及其他部位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④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质量差,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⑤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固定物及植入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被吸收;⑥多见于老年人群,常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疾病,全身状况差,治疗时易发生并发症,增加治疗的复杂性。

骨质疏松在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大,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出现,患骨质疏松的人口绝对数也会迅速增加,必将成为我国未来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现状是诊断率低、治疗率低、治疗依从性差和规范性差,大部分医院都没有骨质疏松的专门科室和专业医生。骨质疏松导致的老年人脆性骨折在治疗上往往是比较棘手的。

发生了脆性骨折临床上即可诊断重度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骨折最常见部位依次是:胸腰段椎体、髋部(股骨近端)、腕部(桡骨远端)、肩部(肱骨近端)。按并发症和死亡率排序,髋部骨折第一。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髋部骨折都被认为是老年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为髋部骨折一旦发生,往往会导致老年人无法行走而卧床,出现包括肺部感染在内的各种并发症。近年来,骨科手术技术的发展进步,内固定材料如PFN、微创技术和人工关节的问世并不断进步,关节置换技术的日趋成熟并向基层医院普及,老年髋部骨折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

三、医患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困惑与挑战①:骨质疏松带来的手术失败

骨质疏松带来的手术失败,是临床上非常困惑且具有挑战的问题。这包括人工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骨折内固定螺钉松动、钢板脱出骨折不愈合脊柱融合器、人工椎体、钛网下沉、移位,植骨不融合反复的不同椎体骨折等,临床处理时较为棘手。围手术期提高骨密度只能是一种措施,也是大家公认的原则,事实上很多骨科疾病患者住院时都是亚急症,有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特别是骨折患者,骨科医生不可能在住院前后用很长的时间去提高骨密度,且骨密度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术后长时间规范骨质疏松治疗尤为重要。

困惑与挑战②:骨质疏松症导致的手术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骨科医生在处理骨质疏松骨折和内固定治疗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脊柱方面,如双皮质螺钉技术CBT螺钉技术骨水泥螺钉技术可膨胀螺钉技术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椎弓根螺钉技术微创技术等,可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脊柱内固定的成功率关节方面骨水泥假体可以即刻实现假体的稳定性;长柄生物型假体,可以扩大接触面积和应力分散,实现早期稳定和负重活动;不保留股骨近端的髋关节假体可以解决股骨粗隆部位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早期稳定,可实现早期下床,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发病率最高的骨折,其治疗方面也在不断突破。椎体成形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为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提供重要有效的方案,可以让老年骨折患者迅速缓解疼痛并实现早期下床活动。各种新型穿刺针研发应用,可载药和吸收等新型骨水泥、生物充填材料的诞生,导航和机器人辅助精准穿刺,图像融合技术辅助定位,减少了医生的射线暴露,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为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带来了微创安全的解决方案。但后凸角度和椎体高度恢复不理想、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神经损害、相邻节段再骨折等相关棘手问题仍然存在,也是临床上经常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四、骨质疏松预防重要性大于治疗

以上问题说明,骨质疏松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骨质疏松的规范化药物治疗和预防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必要的户外活动外伤和跌倒的预防都应引起老年人高度重视

总之,骨质疏松是骨科医生经常遇到的困惑和挑战,会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可引起内固定松动、脱出、骨不愈合、人工关节假体松动等,从而导致手术失败,需要骨科医生高度关注,提高认识。术前、术中和术后都要全程关注骨质疏松问题,做好手术预案,对骨质疏松进行全程、规范化高效管理和干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综上,骨质疏松既是一个临床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一旦骨折会引起卧床、致残、肺部感染、死亡等并发症,同时增加社会负担和医保支出,需要医生、社会、政府密切配合,提高认识,共同参与。


专家简介

高延征

主任医师、教授

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副组长、脊柱外科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赛事简介

“固松杯”2022骨质疏松防治科普短视频大赛于2022年4月10日正式启动,本次活动将通过骨科在线网络平台面向全国有志于传播科普的骨松领域临床医生,开展线上报名、征集参赛作品,邀请全国各地区骨松领域知名专家开展线上评审。选手将通过入围赛、复活赛、PK赛及网络投票的角逐,历时8个月的时间,评选出10位优秀选手当选“固松杯”2022年骨质疏松防治十佳科普使者。

更多赛事详情,请扫描二维码登录大赛专题予以了解。



“固松杯”2022骨质疏松防治科普短视频大赛已开启报名,等你来挑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