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医疗突击队挺进震中生死救援120个小时

2008-06-12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2917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5月16日至5月20日,驻扎在都江堰的解放军总医院医疗队组织了一支由院本部骨科唐佩福主任任领队的医疗突击队,前往映秀镇开展紧急医疗救助工作。先后进行了5天5夜的大救援行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我们在抗震救灾前线实地采访了仍在都江堰和汶川执行继续救援的突击队员,挖掘到了这次历时120个小时生死大营救背后的细节……
 
军令骤来
    5月15日凌晨,当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抗震救灾医疗队前线总指挥陈晓红少将在震区紫坪埔眼开朦胧的双眼时,立即感到一股寒气自心头升起:沿着车辆已经不可能再进一步的路段看过去,低一侧的泯江水流湍急,河流中各种种样的杂物席卷而下,触目惊心;高一侧的山上则是山体裂缝,乱石堆积,随时坠落,满目苍痍……
    作为解放军总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的前线总指挥,五十多岁的女将军马上意识到,如果稍有余震,乱石会从空中滚下砸向车队,而脚底滑坡则是滚滚的江水。道路阻隔,地势危险。这意味着,车队不能再前进一步了。医疗队队长江朝光大校、政委孔繁鑫大校面色凝重。
    而此时,该医疗队乘专机从北京出发已过了整整十多个小时。当庞大的车队凌晨两点到达紫坪铺时,地震后破坏的路面和巨石彻底阻住了他们前进的步伐。270人的医疗队在废墟前静默。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看到震区的惨景,抗震救灾的高昂热情顿时被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的悲伤所替代。
前方道路塌方严重、道路受阻、通讯中断、灾情不明。情况迅速反映到后方。上级命令:医疗队暂时后撤到相对安全的地带。
    当晚21点,驻扎在都江堰的医疗指挥部突然又接到上级命令:迅速组织10名突击队员紧急开往灾情严重的映秀镇进行救援,同时深入了解灾区的情况。
     陈晓红副院长立刻连夜组织选拔队员。面对一双双高举的手和热切加入突击队的呼声,医疗队政委孔繁鑫眼泪湿润了。谁都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此去意味着什么。医疗队领导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因素,决定该突击队由唐佩福、关常勇、高天军、张艺泷、陈华、张轶超、杨滔、李立安、李卫平、李明阳等10人组成,由骨科唐佩福主任担任领队。
    据突击队员李明阳回忆:“我有幸加入了冲锋队,心里感到万分激动和无比自豪,同时也意识到责任重大,危险重重。那一夜,我心潮澎湃,彻夜未眠……”
    而妇产科医生李卫平的心里,则感到一丝侥幸。因为突击队最初的成员并没有他。“在那个时刻,谁也没想到生命的安危,觉得挑上是一种幸福。”
    几名同为突击队员的同事都在低头整理着自己的行装,没有人去谈论这次任务,甚至没有人说话。“听说那里很惨……”不知是谁嘟囔了一句。没有回应。整个都江堰的夜里,是一片死寂。
冒险开进
    16日凌晨5:10,突击队开始准备突击行囊,轻装上阵。考虑到地震灾区缺衣少药,突击队队员们为了给灾区人民多带些药品,每人仅携带了一床薄薄的棉被,以及30公斤重的医疗用品和物资,向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汶川映秀镇进发。
    早晨5点,天还没亮,都江堰一片漆黑与寂静, 阴冷潮湿的天气与突击队急切火热的心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黑暗中,他们出发了。女少将握住队长唐佩福的手:“我们匆匆忙忙地把他们带出来,你要给我平平安安地把他们带回来。”
    唐佩福敬礼。立正。身后,医疗队的成员沉默着送他们。大家默默地拥抱。
    6点10分左右,突击队步行一段后,赶到了前一天到达过的紫坪埔水库码头。由于山体滑坡,道路毁坏严重,他们只能从水路进发。
   岸边,一艘冲锋舟在等着他们。
    跳上冲锋舟后,伴随着马达响亮的笛音,他们挺进了。图1
    在突击队长唐佩福的眼里,泯江的水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翠绿清澈,变得污浊肮脏。江水中散发着阵阵难闻的气味,江面上死牛死猪随处可见,甚至灾民腐烂的尸体也浮在水面。而远处,沿途看到山体滑落的碎石,散落在泯江岸边。
    大家的表情突然凝重。许多开头还说话的人,一下子变沉默了。
一位队员说:“当时说不怕,是假的。我虽然当了这么多年的医生,天天与生死打交道,但还是第一次感到恐惧。”
    在经历了一个半小时之后,漩口码头依稀可见,大批的灾民聚集在码头,看见船就相当于看见了生的希望。船靠岸后,所有的人立刻闪出一条道路,十几个妇女和小孩被率先送上了冲锋舟。李立安说:“此刻,我感受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对生命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