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积水潭医院 > 文章

1956年—1976年创伤骨科发展史

2014-05-29 文章来源:

1956年—1966年专业组建立与发展阶段

   1956年1月建院,1957年1月建立创伤骨科,开始只分为矫形与创伤两个专业,创伤专业组负责北二、北三两个病房和创伤急诊。初期组建时医师有冯雨亭、牟德昌、王亦璁、俞敦仁、蔡汝宾,1958年后陆续毕业分配到创伤专业组的医师有王济民、苏碧兰、荣国威、雍宜民、段志民、李良平、翟桂华、刘沂、门振武、聂强德等。北二与北三两个病房护士长先后为毕华英(后升任为副院长)、蔡素莲、徐冰清,创伤急诊护士长为李玉珍。英籍专家洪若诗参与创伤组会诊工作。自1957——1961协和医院先后派出周同轼、宋献文、王福权、姚岱、梁栋等5位医师来创伤骨科工作,其中周同轼和姚岱两位参加创伤组工作。

   创伤专业组建立后由王亦聪任组长,逐步建立创伤专业,急诊与病房工作的医疗、护理常规,并承担全市抢救任务。1963年王亦聪撰写论文“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牵引治疗”发表于当年J.B.J.S英国版,总结了牵引治疗的并发症与死亡率均明显较国外报告为低。1964年以后开始重点开展中西医结合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王亦聪提出前臂与小腿按肌肉分布以局部旋转形石膏夹板固定的方法,提高了对前臂与小腿骨折保守治疗的水平。

1966—1976文革期间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自1969年初各专业组拆散,各专业组医生按病房重新混编,以病房为单位急诊值班,至1971年各专业组重新恢复,创伤专业组由蔡汝宾负责,崔甲荣主任固定于创伤专业。1970年王文庆、安士信、刘军毕业分配来科。1973年焦玉琛自烧伤调入创伤组。 1974年前后,刘德全、谢明、丁占云、耿向苏、高波、王满宜、张贵林等先后陆续参加创伤组工作,在此期间病房护士长分别由徐冰清、蔡素莲、汪淑德担任,创伤急诊护士长先后为李玉珍、汪淑德、王萍。1976年前后,陈展辉、贾海江、李锦涛、贾正中先后由外院转来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工作。

   1972年李良平、韦加宁在同仁医院同体断足移植获得成功。1976年在蔡汝宾领导组织下,全科完成创伤与急救讲义。为骨科进修班讲课建立了创伤讲义教材,此教材“创伤与急救”于1982年由贵州出版社正式出版。文革后期1976年左右王亦聪、荣国威在科内开始进行膝关节功能解剖膝关节旋转不稳定和踝关节骨折分型、下胫腓分离等方面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