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铁毅:用“工匠”精神雕琢完美“作品”

2021-06-15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作者:骨科在线 点击量:4438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杨铁毅教授被授予“上海工匠”称号

   在2018年“上海工匠”选树活动中,他脱颖而出,被上海市总工会授予“上海工匠”称号,这一年上海共有9名医生获此殊荣;

  2020年,他又在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上海市模范集体表彰会上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他就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骨科主任杨铁毅教授。作为上海市骨科领域首位“上海工匠”获得者,是如何诠释众人眼中的“工匠”和“劳模”精神的?又是如何将“精准医疗”应用到临床工作中的?带着这些疑问,骨科在线采访了上海工匠杨铁毅教授。

  融入灵魂的“工匠精神”

  “工匠”是一个璀璨夺目作品的创造者,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然而,被授予“上海工匠”称号的杨铁毅教授却对“工匠精神”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他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利他思想,时刻从患者的需求出发,在追求完美的同时打破常规、不断创新、超越自我,达到更高的标准和境界。

  在杨铁毅教授的理念里,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做事是融入灵魂的,思想是利他的,会站在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在临床工作中,杨教授始终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坚信患者的满意度才是评判医疗效果的最高标准,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细化服务。

  当被问及这种“工匠”精神在团队中是如何继承和发扬的,杨铁毅教授谈到,将利他思想融入团队文化建设中,时刻以患者需求为中心,营造团结互助、创新务实、精益求精的文化氛围,在治病过程的各个环节与其他团队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只有每个人都心怀“工匠精神”,才有可能共同完成完美“作品”。

  疾病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

  杨铁毅教授表示,医生“工匠”与其他工匠又有所不同。医生服务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复杂生命体。“疾病治疗不能用线性思维,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判断一个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只是看手术有多成功,还包括对疾病和患者的全面认知。”


  杨铁毅教授与患者耐心沟通病情

  杨教授谈到这样一个病例,一个臀部疼痛的患者,如果他去脊柱外科,可能会认为是腰椎的问题;如果去关节外科,可能会考虑髋关节的问题;如果在康复科,会考虑肌肉和筋膜疾患。作为一名医生如果对疾病认知不够全面,只看到患者的症状,那么治疗方法就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医生对疾病的认知一定要全面,治疗效果才能符合患者的需求。

  除了对疾病的认知要全面,患者的心理、文化层次、经济状况和健康需求等都要充分考虑,首先要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医患之间有了信任,患者配合度高,治疗效果往往也会比较好;如果医患之间没有信任,治疗效果就无从谈起。因此,具有“工匠”精神的医生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要把疾病、治疗技术、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综合情况全部关注到位才可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杨教授这样说道。

  精准医疗需要包含四个方面

  对于外科医生来讲,“精准医疗”往往意味着直达病灶并精准切除,这也是杨铁毅教授在接触精准医疗时的初步认知。但是后来杨铁毅教授对“精准医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他认为“精准医疗”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疾病的精准认知

  在杨教授看来,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是“精准医疗”最重要的基础,比如疼痛,原因是什么?是感染,还是炎症?或是神经损伤、外伤性骨折、免疫代谢性疾病等等。对疾病本身应该有系统性的思考,不能只关注局部病变。

  2.疾病的精准诊断

  认真工作中的杨铁毅教授

  精准诊断是精准医疗的前提,没有精准诊断就没有精准医疗。“如果诊断做不到精准,再好的治疗方法和医疗器械也是徒劳无益的。”所以,杨铁毅教授认为精准诊断是精准医疗的前提。

  3.技术的精准选择

  杨教授认为,医生根据患者疾病的性质选择治疗技术时应重视患者的需求,而这一点在临床上往往最容易被医生忽视,脱离患者需求实施的任何诊疗技术都不能称为精准。患者对治疗的需求,包括患者想要达到的治疗效果、治疗费用、付出的精力和代价,以及治疗后期望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所以作为医生,要多跟患者沟通和接触,了解患者的经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技术的精准选择。

  4.技术的精准应用

  技术实施需要医生的精准操作和对现代精准医疗设备的全面掌握。比如,杨铁毅教授应用手术显微镜和计算机导航技术进行脊柱外科精细化手术,使得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大幅度提高。

  另外,治疗方法会有多种选择,具体选择哪一种?杨教授认为,一定是对患者创伤最小、恢复最快、又能达到患者需求的方法,当然也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在杨教授的理念里,“以人为本”的“精准医疗”不单纯从疾病治疗的角度去满足患者,而是综合患者的病情、心理、经济、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精准诊疗方案。 

  树立疾病全程管理的理念

  在杨铁毅教授看来,治疗不仅需要“精准”,还需要全程管理,包括各个治疗阶段的干预措施。他提到,患者的治疗全程需要温暖、关心以及战胜病魔的信心,此时团队就要做到人性化精心服务。

  比如,患者在手术间等待手术时往往是最恐惧和无助的,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护理团队给予关怀和安慰,化解患者的恐惧心理;麻醉苏醒后,主刀医师一句“手术很成功”能给患者极大的安慰,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杨教授是这么要求的,他的团队也是这样做的。

  杨教授的团队还开设了ERAS病房,配备专业的康复医师,显著提高了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全程医疗管理的意义就是,医生不仅注重治疗阶段,还要关注康复阶段。

  因为手术往往只是解决了部分病因,术后功能恢复还需要循序渐进的康复治疗。杨教授指出,很多患者认为做完手术就万事大吉了,忽视康复训练,结果造成肌肉肌腱挛缩、关节僵硬,导致部分功能丧失。所以,手术不是治疗的结束,只是全程治疗的一个环节。

  持续改进创新,精细化微创技术成为特色

  骨盆后环骨折脱位是由高能量创伤所导致的严重外伤,致残率极高。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是非常优越的治疗方法,但这种技术要求极高,手术风险很大。杨铁毅教授带领团队依据骶1椎弓根与骶髂关节恒定的解剖关系,创新研发出国家发明专利-“骶髂螺钉导向器”,获2015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年会“十佳最具价值创新设计奖”,并成功实施临床转化,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精准性。


杨铁毅教授在显微镜下进行脊柱精细化微创治疗

  脊髓神经是人体最娇嫩的组织之一,手术风险巨大,稍有不慎就会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为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性,杨铁毅教授自2004年在上海率先应用显微镜开展精细化脊柱外科手术,极大地提高了脊柱外科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他还带领团队创新性开展各种骨折微创技术,实现四肢骨折微创手术的全覆盖。

  探索椎旁肌减少症的综合治疗

  2014年起,杨铁毅教授开始尝试通过脊柱非融合技术来治疗老年退行性肌肉减少症等疾病,他提起这样一个病例:有一位老年女性,行走困难、腰部无力,走一段路就需要双手扶膝弯腰休息,坐下后无法自行起身,严重影响家务劳动和日常生活。

  临床体检发现患者腰背部肌肉力量明显减弱,再经核磁共振检查提示椎旁肌明显减少,伴有大量脂肪浸润。查阅相关文献,针对这种疾病目前多采取非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多采用长节段融合固定方式,临床疗效欠佳。

  杨教授经过全面分析患者病情和深入思考,决定使用非融合动态稳定内固定系统,恢复患者脊柱后方张力带功能,手术效果明显,解除了患者的病痛。

  三项措施并举实现健康管理和科普宣教

  作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上海工匠,除了日常临床工作,杨铁毅教授还在健康科普教育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发挥劳模工匠的引领作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他深刻体会到,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开展健康科普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并希望通过三项举措实现健康管理和科普宣教。

  1.端口前移做健康科普宣教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健康人群仅占总数的5%,患病人群占20%,其余75%均为亚健康人群。由此可见,真正的健康是非常稀缺的,想要获得健康,必须以预防为主。端口前移是症状出现之前就去做一些预防性的工作,这样才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因此,杨教授致力于端口前移方面的科普和健康宣教工作。

  2.成立专业委员会实施健康管理科普

  为了实现科普教育的有效实施,杨教授还倡导成立了全国首个“运动功能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健康管理。“根据不同的个体制订不同的运动方案,让更多的人避免骨与关节退变性疾病所带来的损伤,这是我们的责任。”杨教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运动功能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3.在黄浦江东岸“望江驿”成立上海市楼宇(园区)健康服务站点及运动健康驿站

  杨铁毅教授为落实上海市2021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100个园区(楼宇)健康服务点有关要求,结合浦东滨江运动人群越来越汇聚的区域特点和职工群众越来越关注运动健康管理的社会需求,依托公利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带动作用,在望江驿11号“驿·动”成立运动健康体验馆,并开设“劳模工匠大讲堂”和开展楼宇健康宣教,为滨江休闲运动的市民游客、职工群众提供科学运动、健康生活的指导服务,充分体现浦东滨江静态驿站中的“动”态服务、市民游客运动过程中的“驿站”呵护。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杨铁毅教授诸多荣誉加身,这是他在传承、创新和弘扬“工匠精神”过程中结出的累累硕果。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上,杨铁毅教授将一如既往、披荆斩棘,继续用融入灵魂的“工匠”精神去雕琢一个又一个“完美”作品。

  作者简介


  杨铁毅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

  现任:

  上海市健康科技协会运动功能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区属医院骨科工作组组长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脊柱显微外科工作组委员、显微外科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脊柱微创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0篇,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卫计委、区科委、区卫计委等课题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其中骶髂螺钉导向器成为我院首例成功实现临床转化的发明专利,并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国际COA学术大会上荣获2015中国骨科十大最具有价值发明之一。2017年获“浦东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获“浦东工匠”荣誉称号,2018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同年获“上海工匠”荣誉称号,2020年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从事四肢骨关节损伤及颈腰椎疾患的微创精细化治疗三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临床疗效优良,多次获邀在国际及全国学术会议作大会发言并获奖。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