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年10期导读

第一作者: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3-11-18 点击量:1417   我要说

    20世纪60年代,Ilizarov提出的张力应力法则、环型外固定器与临床应用技术,使肢体延长术发生了划时代的飞跃。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外固定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肢体的延长与功能重建,为骨缺损、骨髓炎、复杂性四肢畸形及肢体不等长等骨科疑难疾病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本刊继2011年6月刊发“外固定技术”重点刊后本期再推出“外固定肢体延长与功能重建”专题,旨在就我国该领域目前最新的理念与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求进一步加深骨科医生对外固定技术理念的正确认识,合理掌握适应证,有效控制并发症,进而推动该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提高疗效。
    外固定骨搬运技术已逐渐成为治疗骨不连、骨缺损和骨髓炎的公认首选方法。具体采用何种外固定支架是创伤骨科医生较关注的问题,且何种情况下需要结合骨段切除、植骨和内固定等治疗方式尚无统一意见。滕星等撰写的“应用混合式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缺损”一文,分别介绍了感染性骨缺损和非感染性骨缺损的不同处理方式,并提出环形和单边结构的混合式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能成功治疗胫骨干骺端骨缺损,保留邻近关节的功能,可靠地固定胫骨两端的小段松质骨。任义军等撰写的“Ilizarov技术治疗Cierny MaderⅢ、Ⅳ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评价”一文,设计并应用四环组合的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同时结合清创、骨段切除、植骨和更换内固定等治疗方式,认为其是Ilizarov技术的有益补充。以上2篇文章均着重阐述了骨搬运速度的调整与控制及并发症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在采用外固定骨搬运技术治疗骨缺损或创伤性骨髓炎过程中适宜外固定支架的选择及需结合的辅助治疗问题。
   尽管骨搬运技术可以解决以上较棘手的骨科问题,但也遇到了如对合端不愈合等问题。柴明祥等撰写的“胫骨骨搬运后对合端不愈合的原因与治疗”一文,通过回顾性分析40例胫骨骨缺损、感染性骨不连和骨髓炎的患者资料,总结了6种导致对合端未自然愈合的常见原因。提出在骨搬运术后应注意加强创面护理、调整搬运速度、及时处理软组织畸形及采取相应刺激措施,从而促进对合端愈合。尽管本研究的病例数有限,其总结的对合端不愈合原因尚不够全面,但其经验仍可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借鉴。
   足踝部畸形较复杂,治疗难度大、要求和风险高,涉及下肢长度、功能、力线、双侧对称性及皮肤瘢痕等影响疗效评价的依据。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生采用创伤小、风险低的外固定技术进行肢体延长与功能重建治疗足踝部畸形,且疗效肯定。但是,对于应用外固定技术矫正足踝部畸形的具体操作方法仍存有争议。孙磊等撰写的“单纯Ilizarov技术与结合软组织松解治疗创伤后重度足下垂畸形的疗效比较”一文,认为采用Ilizarov技术可根据重度足下垂畸形形态预构外固定支架的形态、置入施加矫正力的螺钉并在术后牵拉软组织或截骨部位调整踝部对线或对位关系,不管是否结合软组织松解,均可安全、有效地矫正创伤后重度足下垂畸形,但是结合软组织松解后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由于本研究的治疗方式并非完全随机设计,且样本量偏小,故在采用外固定技术矫正足踝部畸形时,是否需要结合软组织松解还有待于更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