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并发节段后凸畸形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4-01-09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 刘宝戈 王磊 崔维   作者:刘宝戈 王磊 崔维 点击量:1162 我要说

  【摘要前言: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退行性病变,自Bryan颈椎人工间盘为最早和最为广泛应用假体之一,欧洲的中期随访报道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若干研究描述了应用Bryan颈椎人工间盘假体术后并发影像学置换节段功能单位及假体终板壳后凸。并报道了造成节段后凸的可能因素。同时,产生疑问即节段后凸是与Bryan人工间盘假体设计相关或是与其它生物力学及手术因素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此类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并发症产生的相关因素,从而更加量化患者的筛选标准。

  目的:分析术前颈椎节段退变程度,术前节段力线和术中假体置放技术对应用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并发节段后凸畸形的影响。

  方法:比较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两组共40例患者颈椎节段力线变化,回顾性分析术前节段退变程度,术前节段力线和术中假体置放技术和术后节段后凸畸形的相关性。在同一术者操作下,分别为A组20例和B组20例患者,B组患者接受改良Bryan 颈椎人工间盘假体置放技术。术前颈椎手术节段退变程度评估采用9分评分系统。采用颈椎侧位X 光片测量:置换节段椎间活动范围;间盘假体置放角度即Bryan间盘假体上下金属终板双分线和上下椎体的后缘连线形成的夹角;颈椎节段力线即术前、术后节段功能单位角度;置换节段Bryan颈椎人工间盘假体金属终板夹角。计算结果负值代表颈椎节段前凸,正值代表颈椎节段后凸,颈椎节段功能单位角度和人工间盘假体金属终板夹角的变化代表术前术后节段力线的改变。统计学方法采用Statistica 6.0,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r相关系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保留椎间活动范围(A组:8.9+/-5.4°,B组:10.6+/-3.8°;P>0.05),术前退变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A组:6.0+/-1.4°,B组:4.0+/-1.8°;P<O.01) ;间盘假体置放角度有显著性差异(A组:91.7+/-2.2°,B组:93.8+/-5.6°;P<0.05);术前颈椎节段功能单位角度有显著性差异(A组:5.8+/-8.1°,B组:-0.1+/-3.9°;P<0.05);术前与术后的颈椎节段功能单位角度在每组患者中均呈显著:正相关(r:0.75;P<0.05)。两组患者间的术后颈椎节段功能单位角度存在差异但无显著性(A组:3.6+/-8.0°,B组:0.1+/-7.2°;P>O.l);两组患者术后间盘假体后凸畸形有显著性差异(A组:2.6+/-6.8°,B组:-6.7+/-3.9°;P<0.05),相比A组12例患者术后并发节段后凸畸形,B组仅发现2例患者术后并发节段后凸畸形。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并发节段后凸畸形可以避免。两组患者在术前颈椎节段退变程度,术前退变节段力线和Bryan颈椎人工间盘假体置放技术存在显著差异,以上3种因素均为导致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并发节段后凸畸形的原因。严格的患者筛选标准和改良假体置放技术可以预防术后并发节段后凸畸形。

  【关键词】颈椎;人工间盘;并发症;后凸畸形;影像因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