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医患联欢文艺汇演”后的感概

2014-02-03   文章来源: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外科护士长 许海艳   作者: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外科护士长 许海艳 我要说

2014年1月15日下午,国家康复医院矫形外科医护人员在病房的功能训练厅举行了医患联欢文艺汇演。

演出的21个节目中,医生、护士演出节目7个,住院手术后的肢体残疾病人演出10个,病人家属4个,其中有精彩的维吾尔族《三个线》舞蹈,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黑走马》,加文艺联欢的60多位病人及其家属来自于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其中最小的演员是4岁半的青海省格尔木市的藏族小姑娘卓玛吉,她患有先天性右下肢重度残缺,手术前只能在地上跪着爬行或单腿跳跃行走,经过秦泗河教授2次手术装配上矫形器,现在已经可以两条腿行走,并登台呀呀歌唱了。小卓玛演唱后说:“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明天上午秦爷爷我又要为我做第三次手术了,祈祷我手术成功吧!”

让文艺汇演达到情感高潮的是来自广东的23岁姑娘陈海银,她扶拐行走上台,流着眼泪对观众讲叙了20多年来多次在梦中体验到能用两条腿走路的梦想,醒来方知不过又是一个梦。她说:“我看过多少个医院,医生都建议我截肢,我坚持医学技术发展终究会有医生能治疗我的腿,在广州一个著名骨科教授的推荐下,我找到了秦泗河教授,手术后经过3个月的恢复,我体验到‘人’直立行走的感觉了!明天我就出院回家了,我妈妈在等着看我两条腿走路的样子。”

小陈哭声和泪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病人、家属及医务人员,全场出现一片唏嘘声,连坚强的秦泗河医生也流泪了。据悉,小陈因为幼年时罹患骨髓炎致重度的骨性屈膝畸形,术前只能用一条腿跳跃行走或者在地上跪行。

实际上,当时还有4名在场的病人也都曾濒临截肢,但他们都在秦泗河的矫形外科得到了救治,避免了截肢,恢复了功能。

另外,20岁的姑娘刘梓钰因血管瘤致右下肢屈膝马蹄足畸形,通过秦泗河教授的手术治疗已经可以负重行走。为了登台表演,她妈妈特意为其订做了漂亮的礼服,让她看起来就像一只“白天鹅”。穿着这件礼服,朗读了自己创作的两首诗《赞秦翁》和《致国康白衣天使》。

一直以来习惯于灵巧双手将健康和希望带给数万肢残患者的秦泗河教授,这天又用笛子为大家带来了《牧羊新歌》、《小草》,一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更是荡气回肠。

缘分让我们在这里相聚,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将秦主任快乐骨科的理念永远贯彻下去,请记住我们医护患永远是朋友。难忘这大家团圆的时刻,心中永存真诚与祝福,医患合唱一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让我们共同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医学起源于对人类痛苦的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愿望,医学是科技的,更是人文的;从人性看医学临床是医患与时空、科技与自然、肉体与心灵之间的对话,诊疗过程、手术操作、应用药物、支具辅助,其本质上是医患对话、形神交流的一种形式。

医生对病患的体验,“情感”的激发,修炼成“大爱”的菩萨心肠,受病人欢迎的“良医、大医”自觉就形成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