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创伤骨科大会:王正国院士首讲野战外科学的发展趋势
2014-03-11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我要说
野战外科学是研究野战条件下,对大批伤员进行分级救治,特别是早期救治理论、技术和组织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军事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的野战外科学,实在历次革命战争的战伤救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随作战武器、战争形态、战术变化以及一般科学和医学的发展而发展。在301医院第七届创伤骨科研讨大会上,王正国院士将会深入浅出地为参会学员讲述“野战外科学的发展趋势”。
据了解,野战外科学发展始于1952年,军事医学科院组建了实验外科系,1962年更名为野战外科研究所,1978年与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并,划归为第三军医大学建制领导。1989年,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1994年被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被批准为军队“2110”重点建设学科。
1982年,中国军队将通气与长期沿用的止血、包扎、固定、搬用技术统称为战伤急救五项基本技术。2006年在新版《战伤救治原则》中,增加了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另外,中国军队已经在核生化武器伤、新概念武器伤、冲击伤、挤压伤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防治原则,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伤救治水平,丰富了野战外科学内涵,确立了中国军队野战外科学的国际地位。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军队野战外科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我军战伤救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服务,维护了军队指战员的生命健康,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为国防卫生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王正国院士简介
王正国院士,1935年12月出生于福建漳州,195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82.11~1983.12,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以访问学者身份进行客座研究,并被任命为该校教授会成员。回国后,1984年6月由助理研究员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4年12月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现任第三军医大学“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一级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交通医学研究所/重庆市交通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
王正国院士是我国冲击伤、创伤弹道学、交通医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国家重点学科——野战外科学学术带头人,该学科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现已培养博士研究生45名,博士后8名,还为部队师以上医院培训了600余名战创伤医务人员。他致力于战创伤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40多年,分别在冲击伤、创伤弹道学和撞击伤(交通医学)的基础研究中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以至领先的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战创伤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10余篇,先后编著、主编专著20余部,参编1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首批军内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1997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医学科学技术奖,1998年获美国联合保健勤务大学Michael DeBakey(迪贝克)国际军医奖,成为该奖设立15年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人。同年获重庆市政府首届民选争光贡献奖。1999年3月,江泽民主席亲自签发通令为王正国院士荣记一等功,以表彰他为战创伤医学研究所作的杰出贡献。同年,由其组织并牵头承担的“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与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课题被国家科技部确立为第二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从而成为军队“973”项目第一位首席科学家。2000年获陈嘉庚医学科学奖和国际交通医学重大成就奖。2001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选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获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03年当选国际交通医学学会副主席、西亚地区主席;同年,他担任实验室主任的第三军医大学“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被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成为全军第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王院士还担任国际《Traffic Injury Prevention》杂志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科技部国家奖励委员会评委、中华医学会理事、总后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重庆市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交通伤学组组长、《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总编辑、《军医大学学报英文版》总编辑,《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编委,中华医学基金会常务理事、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理事等职。曾先后被南斯拉夫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内第一、二、四军医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医学院,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福建医科大学,解放军卫生装备研究所,《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等单位聘为名誉(客座/兼职)教授或高级学术顾问;被天津市政府聘为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