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忆郑家庄的山塔
2014-06-15 文章来源:空军总医院 伍骥 我要说
前言:谢谢我的一位乡亲,他所作的《我的家乡——郑家庄》的故事打动了我,打动得我不能不拿起手机回忆并记录我与他相近的童年和相似的感受。此文写于2013年11月15日地铁10号线上。
还是在几天前,在北京的一位乡亲,不惬意的提到我家乡的一片山乡,我不由得快速回意起那片山乡上的一座塔。
我的幼年是在那段历史上怪怪的的年代度过的,那怪怪的的年代铭记于幼年心灵的是来自书本中红色的语言和图片,“我爱北京天安门“和“延安宝塔山”就是我心里中除了家乡以外唯有的地标,特别是宝塔山更是孩提的我向往的地方。
我的家就在岷江不太远的地方,不过在那交通惟一靠腿的岁月中,岷江与我的距离也算得上“忒远”,加之大人的严管,要去一次江边实属困难。 难怪,记得在某天放学后我和同学(非女同学,因为当时我生理尚未发育),突破了学校的规监,偷偷地跑到了江边。
本来要投入江里偷偷戏水的我们,突然被一同学诧异的发现惊讶了:“看!延安!”我飞速地跑到那同学的跟前,我的双眼沿着他手臂滑向手的指尖投射向远方。
晚霞穿过云朵,洒满清清江面,踹急江浪推动着霞光又折射出金灿灿星光,随着星光而远眺,渔夫撑着木梭儿船把鱼网像一片洁白云朵抛向起伏的江面。目光再向远方延续,太阳像一团炙热的火球悬挂在更远的山边。山原本是翠绿的,绿得让人沉醉,可在浓郁的晚霞中,山色变得更加斑斓,绿中有翠,翠中有金辉。空中不时有群群晚归的鸿雁,伴随雁儿的哇哇歌声,成人字形队列前行,它们翱翔得如此和谐,高飞的如此无忧无虑。目光穿过雁群飞翔的轨迹,依稀投入眼帘的是山巅上那高耸入云的山塔。
塔因遥远而直穿天端,塔因云朵而或隐或显,塔因彩霞而阵阵辉斑,它因我滚烫的乡情而铭录心田。
而彼时的心中,或肯定或不肯定,认定它就是“延安的宝塔”,因没出过山,不知道延安是近或是远,孩子的我总是把心中的梦与现实的眼前景观自然的叠加起来。这也许不是“延安的宝塔”,因为,塔分明就在我眼前,不近但绝不遥远!这就是我在孩子时所遥望,在成人时惦记的我家乡——郑家庄的山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