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和“看人”需要兼顾吗?

2014-06-20 文章来源:环球医学 点击量:1031   我要说

如今“人文关怀”、“医学人文”等名词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然而这并非偶然,医学人文重新被世人所提及,并不只是附庸风雅的表现,而是整个医疗界经过浮躁期的困扰,重新回归医疗本质的一个过程。

医学的本质:科学与人文

弗洛姆曾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类死了”。的确,在打碎了神学桎梏之后的20世纪,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比之前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还要多;科技进步的速度比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快。这是人类历史的奇迹,但也正是这个奇迹造成了人类自身的悲剧——物质淹没了人性,科技代替了人文。回顾20世纪的得失,我们明确了21世纪的责任:回归人文,找回人性。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我们屏弃科学技术,拒绝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财富,而是要求在科学技术中注入人文精神,在物质追求时注重人性修养,实现科技与人文、物质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20世纪,医学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其与科学的密切关联。当我们查看医学院校的课程表时,极有可能认为医学与科学是等价的,或者说是一门以科学为导向的学科。然而,医学不应仅仅被理解为科学,更应看作是复合的学科。埃德蒙德D.佩里格里诺(Ed—Inund D.Pellegrino)强调,仅仅以科学和生物技术不足以表达医学的复杂本质。往往被认为是“科学范畴之外”的人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学的本质。正如希波克拉底所说,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最高尚的,爱人与爱技术是并行的。

医学关注的是行动,而非科学的三段论结论,或者揭示普遍的自然规律。在这种价值体系中,科学化的“正确”终归还是服从于病人的“善”和“益处”。为病人看病不能只处理“病”,必须要面对“人”。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不少医生只注重躯体症状,忽视病人的精神;只注重医学科学手段的治疗,而忽视人文关怀。医生惜语、不愿意与病人做沟通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医学是要运用知识技能来解决人的问题,因此必须包涵技术要素和人文要素。人文是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的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在近代,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下,医学的人文本质受到单纯的“医学科学主义”和“医学技术主义”的冲击,而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将现代医学服务的目的由单纯的疾病诊治提升为对身心健康的呵护,因此,重塑医学的人文精神,回归医学的人文性质,已成为医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和全社会的强烈呼唤。

我国医务人员为何缺乏人文素养?

(一)传统应试教育和医学教育模式的错误引导

按照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医学专业的学生来源于高中毕业的理科生。由于医学生来源的局限性,学生们往往重视专业技术的学习,而忽略了培养医生所必需的与人、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从而导致在临床上,有的医学生面对病人时会表现出语言和情感交流的困惑,甚至病历书写辞不达意,这是中国传统应试教育和医学教育模式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二)技术至上主义根深蒂固

人们看到一位医生,首先想到的是技术好不好。“技术至上主义”是导致医学人文传统出现断裂的内在原因,消除疾病而不是治疗病人成为医学的主要目标。于是,医生对患者往往只注意“病”而忘记“人”。因为医生们相信,如果躯体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迅速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医生花费更多时间埋头于实验室,而不是在病人床边与病人交谈。医院的操作程序也很少关注病人的感受。医学已经从交谈的艺术变成了沉默的技术,甚至患者的知情同意显示出来的也是医生的“技巧”。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适的人类关怀。就医学领域而言,医学的人文精神主要是指让患者得到尊重,让生命得到呵护。具体到医疗卫生体制和相关政策上,医学的人文精神应体现为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公平、公正地分配和使用医疗资源。因此,我们强调医学人文应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应关注医疗卫生的制度安排、医务人员的全面培养以及对医疗技术的深层反思。

(三)医患沟通徒有其表

我国医务界已经意识到医学人文是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并开始加强医学人文的教育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从其培训内容看,有肢体语言训练、医患沟通基础理论及评价技术、对患者进行面谈诊断的技能、与患者共同制订治疗计划的技能、在危急情况下进行沟通的技能、向患者通告坏消息的艺术、个人管理技能与团队合作、处理人际冲突、医师社会化技能等。培训通过案例分析、角色互换、观摩学习等开放式学习方式,试图帮助广大医师提高医患沟通技能,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方法。应当说,这种尝试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实,“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引进了美国推广执业技能的做法。在美国,已有很多医学人文学者认为其“规避风险”的作用太过明显,似乎更倾向于强调“做一个不违规的医生”,而偏离了“让医生更加关注患者”的医学人文核心方向。

事实上,医学人文教育分为工具和价值两个层面。工具层面包括现在人们最关注的医患沟通、医学法规和伦理准则。但是,仅停留于工具层面,只关注技能培训是不够的。临床医生沟通技巧好、法律上不犯规、情理上不违背伦理,都不能代表医生是真正从患者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的。人文精神强调心与心的交流,单纯运用沟通技巧堪称“伪善”,并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对于医学人文教育来说,更需要从价值层面思考,从整体角度去理解生命、理解健康、理解医学,懂得综合考虑病情、风险以及长期的生命质量,真正对患者负责。因此,倡导医学人文精神不只是在沟通技巧的工具层面,还应提升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的价值层面。

如何普及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

医生职业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选择它就意味着奉献。一名高素质的医生,不但要有高超的医术,也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善良正直,富于爱心。医学教育家奥斯勒曾说过,在患者最危急的时刻,医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这种人文关怀精神,是每一名医学院校的学生都应当领悟和具备的。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虽然掌握技术层面的内容很重要,但认识到对患者关爱的态度才是从古至今始终不变的内容。

医师人文执业能力的结构应该包括医患沟通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人文服务能力、和谐行医能力以及依法行医能力。这几个能力是医师人文执业能力的全面体现,一切培训措施都应该围绕着这几个能力进行,除了开设人文医学课程外,在临床教育阶段更需要发挥带教医生的言传身教作用。

对于医学实践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我国医疗行业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实际上开创了许多临床医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比如医院都成立了伦理委员会,都有医患沟通制度。但这些只是实践上的整合,这种整合还可以前移到大学教育环节,应该打破以往的医学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以满足全社会对人文医学的需求。

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同时还需要从医生队伍、教师队伍的实践做起,并从制度层面予以保障。人文医学与临床实践的融合,不能只流于形式,不能只是道德层面的说教,不论是教学还是考核,都应该有制度的保证。这样才能实现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医师人文执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医师人文执业能力的培养既是医学自身完善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基于病人的需求,病人理应得到医生关怀和尊重。

纵观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有待改进之处实多。但医学人文学作为当代医学的一个日益凸现的方面,它倡导、宣扬和维护人文精神,珍视“人”的概念,是医学传统中最为绵长深远的一脉,也是医学的实质和精髓。医学人文的研究和教学对医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在医学生身上播下的种子,日后将会从广大的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实践中体现出来,医学教育在这个地方如若留下空白将是至大的遗憾。目前在我国推行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可谓知之不易,行之维艰,任重道远,尚需奋勉与努力。

医学不是一门只有生命而无感情的自然科学,而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着人文社科学背景的综合性学科。只有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理想整合,才能形成现代医学的完整结构,才能促进医学的健康发展;只有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