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学生接受医学基础教育或是缓解医患矛盾的灵丹妙药
2014-07-14 文章来源:环球医学 我要说
现如今的看病难问题和医患关系紧张问题,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民众对于医疗医疗知识的欠缺造成的。平时不懂预防,生病后盲目就医,对医疗不理解,对医生不尊重……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高友鹤就提出,通过给大学生开设医学基础知识必修课,让他们掌握医疗知识,传播给家人或朋友。人们的医疗知识水平提高了,看病自然就不会那么难了。
高友鹤认为,目前医患矛盾频繁出现,是由医患沟通不畅和医患之间的医疗知识差距过大引起的。因此,国家有必要对民众加强医疗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医疗知识水平。其中一种办法是普及医学基础教育。
大学生具有旺盛的学习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解和创造力,同时在家庭中和社会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对大学生普及医学教育,就等于给全社会普及医学教育,它是见效较快的一种投入方式,因为大学生会将学到的医疗知识,通过家庭和朋友圈,在几年内尽快地传递到整个社会。当整个社会的医疗观念发生变化的时候,对医疗的理解可以帮助人们将健康预防放在首位,看病也有理有序。病人和医生的知识差距变小,更能理解每一项检查治疗的意义和风险,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得以缓解或消除,医疗纠纷就会减少。
而一旦国家能强制国民锻炼身体,强制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效果会比强制买医疗保险更好,百姓更健康,整个社会花费的成本更低。
高友鹤说,目前网络也可以检索到许多医疗信息,但是,因为没有强制性,网络对于医学的作用就成为“马后炮”。另外,网络的科学性不一定得到保障。
高友鹤建议,在大学开展的医学基础知识强制教育课(选修逐渐到必修)应该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可由教育专家设计,充分照顾到学生所在地区的常见多发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注意事项等知识。知识的深浅应该适合各学科的学生,比如文科、理科、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有稍微不同的深浅程度。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