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技术在颈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

2008-05-29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753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射频技术发展简史

      早期的射频技术是通过阻断和损毁感觉神经支配而使疼痛达到长期或永久缓解。Hunsperger和Wyss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最先进行了关于射频热凝固术的试验研究,60年代中期,Rosomoff首创了经皮前外侧入路定位射频脊髓损毁术治疗顽固性恶性或非恶性疼痛。Shealy于1975年第一个将射频技术应用于临床脊柱外科,他实施了腰段小关节的神经损毁术并证实了其有效性。之后该技术广泛应用,成为脊神经疼痛综合征的常规治疗手段。80年代初,Sluijter首先对射频技术进行改进,他在局麻及X线透视下进行经皮颈、胸和腰骶段脊神经疼痛综合征的射频损毁治疗。至90年代,Wilkinson和Stolker相继发展了经皮脊髓胸段交感神经射频切除术以及切开椎间孔切除胸段背神经节的射频技术。以上这些射频技术都是损毁纯粹的神经传入结构、背根神经节或脊髓中特定的痛觉传导通路而达到治疗目的。

射频消融髓核成型术

      20世纪末,美国使用Jcic公司的AthroCare 2000射频汽化系统率先将射频技术作用的靶组织发展为椎间盘髓核组织,并于1999年12月通过FDA批准应用于脊柱外科,2000年7月实施了第一例经皮腰椎射频消融髓核成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取得成功。2002年应用于颈椎治疗颈间盘突出。该射频技术是经皮全程透视引导下,通过专用双极射频汽化棒在椎间盘中将射频能量(125Vrms)通过棒尖端的等离子刀头发送,在较低温度下(约50℃)在棒尖端产生均匀的等离子体薄层,并使其中的带电粒子获得足够动能,从而获得加速度,打断髓核组织的有机分子键,从而汽化部分椎间盘髓核组织,形成高效精确的汽化融切效果,经由冷融切之大分子被分解成:元素分子,低分子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然后再辅助热凝固技术,利用加温至约70oC,使胶原蛋白分子螺旋结构收缩,进一步使椎间盘髓核体积缩小(在腰椎一个间隙6个孔道共约缩小0.94cm3),达到减容性减压,既而解除对硬膜和神经根的压迫以达到治疗目的。与近年来流行的激光相比该技术具有显著的可调控性:热损伤范围小(作用半径仅1mm,激光3mm以上),低温可控(40~70oC,激光300~600oC)。从而不伤害正常组织和神经。

手术方法

1.腰椎 采用俯卧位,透视下体外克氏针定位病变间隙,标记。局麻,于患侧旁开中线8~10cm以专用穿刺针在C臂引导下按腰椎间盘造影入路与皮肤成30~45°刺入椎间盘,正侧位透视均位于中点,退出穿刺针筒至患侧椎间盘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