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疾病解说者”?

2014-10-23   文章来源:环球医学    点击量:1335 我要说

  曾几何时,患者到医院看病,医生给患者解释病情往往是三言两语,即使患者很想仔细了解病情,医生也是满嘴的专业术语,尽管医生行业内的知识和临床经验很充足,但患者就是听不明白,怎么也说不通。本来是释疑解惑的病情解释,却给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带来了障碍和不便。如果医患双方不能消除认知差异并就诊治措施达成一致,就会为医患冲突埋下隐患。


  疾病解说的重要性


  医院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场所,也是不同的疾病认知观念激烈碰撞的地方。现代医学的疾病观念体系和普通人多样化的疾病认知框架,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医患互动过程中暗战。


  一项认知人类学研究认为,患者对疾病认知的基本模式包括自身对病痛的体验、求医经历、家庭影响、社会文化、民间疾病观念、对生物医学的想象等因素。这些因素一起构成了他们对疾病的判断和对诊治的预期。


  然而作为医生一方,这些经过了系统的现代医学教育,并积累了长期临床经验的专业人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排除了个人和社会文化的因素,在医患互动中占据绝对主动权,并保持着手术刀般的冷静和深刻。而这种理性即使是正确的,也可能被处于病痛之中的患者视为冷漠、麻木。


  医学既是一个专门学科,又和每个人切身相关,这是任何其他专业都没有的特点,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医患双方共同完成的诊疗过程,必然是一种思维的博弈。


  很多人都相信“久病成良医”这句话。然而在医生看来,这句话有某种程度的误导性。就在一桩杀医案发生之后,一位资深医生感慨说:医生和患者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是事实,但是危急中的病人不可能边学习医疗知识边和医生进行“公平交易”。医患关系应该是一种信托关系——信任并且托付。从医生的角度来讲,在诊疗过程中他的利益与患者是一致的——共同的目的就是治好病。


  美国作家裘帕•拉希莉写过一本名为《疾病解说者》的书。一位医生在读过这本书后说,“疾病的确是需要解说的,但是我要做的重点,不是把疾病的知识讲给你听,而是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使解说者和倾听者达到逻辑路径的一致,这样才能提高医患之间的信任度和治疗的依从性。”


  在法律上,医生和病人是平等的,然而事实上又是不平等的——医患双方在占有医学知识上的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重要的不是消除这种不平等,而是调和双方的认知差距。


  例如,对于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很多病人就不能客观地看待。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尽管采用了各种现代化的检查,而且经过多级医生诊断,一些病人最后仍得不到确切诊断,只能冠以发热、咯血、腹痛“原因待查”等;有的病人经过数周、数月乃至于直到治愈,仍未能确诊;有的病人甚至死后做尸体解剖,也不能得出确切结论,这意味着在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上,现代医学仍处于束手无策的境地。


  同样,许多病人渴望医护人员能够妙手回春。而如果情况不如自己所预期的那样,就会提出质疑,“花了那么多钱,病怎么越治越重?”“病人是站着进来的,最后是躺着出去的!”


  医师给患者解释病情用“大白话”应推广


  如今对公民开展的健康教育越来越普遍,生动、形象和通俗易懂的医疗教育,总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通俗易懂的医疗解释,能让居民立刻了解什么情况下应该去医院,什么情况下要更重视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医生具备这样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技巧,不仅对于医生很重要,对于健康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地普及给民众更重要。


  当然,推广医师给患者解释病情用“大白话”,首先是医生要提高专业水平,其次才是提高医疗语言的通俗表达能力,医生要多掌握一些民间俚语,多向相声、小品等喜剧形式汲取语言营养,多学习口语语言,通俗易懂地表达是做医生的更高素养和境界。


  举办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在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医务人员同患者交流技能的培训,让医务人员能把专业的医学原理用大白话给患者讲清楚,不仅考验医院的人性化管理智慧,也考验医生的医疗人文情怀,这样的医疗人性化举措值得大力推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