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再生的未来——第四代组织工程软骨的研发与临床应用(膝关节软骨损伤病例)

2016-04-27   文章来源: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 郭全义 彭江 马宁 于长隆 卢世璧   作者:投稿作者: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 马宁 点击量:4487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膝关节软骨损伤

首先经过核磁的检查、评估,初步确定软骨损伤范围,利用T2maping检测序列对软骨的信号区分。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软骨损伤的范围,并通过计算机计算出大概的面积。

虽然是软骨损伤,但也需要X线评估关节结构,测量双下肢力线,髌骨轨迹,Q角等,排除结构因素引起的软骨损伤,若术前存在发育不良,脱位,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必须先进行矫形,最后再进行软骨修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和持久性。

第一次手术-评估(关节镜评估及取种子细胞)。

缺损部位的标记:根据关节镜下的检查评估来确定损伤部位,范围,以决定二次手术的切口部位。

软骨组织的获取:关节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的股骨髁间非负重区的穹窿部位或股骨滑车区边缘非负重部位,清理周围的滑膜组织,应用髓核钳或鹅眉凿获取患者关节软骨100-200mg

软骨细胞培养:取出的软骨细胞送到GLP实验室进行培养扩增。细胞生长形态良好,在支架内分布均匀,活力良好,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能贴附在支架表面,待达到一定数量后与患者预约二次手术时间。

组织工程软骨植入:第二次手术-组织工程软骨回植。


手术切口:根据软骨损伤部位来确定手术切口入路。

术中所见和影像检查一致。

软骨损伤区的清创。

软骨缺损范围的测量。

复位后屈伸膝关节,观察补片情况。

术后康复。

病例1

患者右膝疼痛6年,无绞锁,特别是蹲起困难,于2008年住我院,接受关节镜手术,发现股骨滑车局部软骨缺损。


术后8个月修复区的软骨厚度恢复理想,软骨下骨水肿信号不明显。术后16个月复查修复区的软骨没有太明显的变化。

患者是一个建筑公司的工长,每天要走很多路,对目前的效果很满意。

病例2

患者,男,26岁,右膝关节间断性疼痛3年,关节屈曲经过40度时有弹响伴疼痛,发现股骨髁局部软骨缺损。损伤的软骨下骨可见明显水肿。

切开后可以看见很明显的软骨破坏。

对糜烂的软骨进行清创,按照损伤的面积裁剪软骨补片进行修补。

术后6个月仍能看到修复区的软骨,术后12个月软骨仍在继续修复,修复的厚度满意。

术后5年半,目前膝关节无明显症状。MRI显示修复区的软骨仍有一定的厚度。损伤的软骨区没有继续扩大。

病例-3

双侧髌骨软骨同时损伤,同时做的软骨移植,双侧同时做目前在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术后康复起来会比只做单侧要时间长一些。

病例-4

姜**:男,33岁 ,双膝疼痛,活动受限1年,曾经打过玻璃酸钠,效果都不理想,来我院行软骨修补术,MRI显示髌骨软骨下骨增生明显,并开始磨损滑车。

术中显示软骨损伤的面积比核磁上的范围要大很多。

上图是我们院自主研发的以软骨细胞外基质为原料的孔隙取向性支架。可以做成任意厚度任意大小,按照软骨缺损的形状裁剪好以后。这个损伤面积大概在4平方厘米左右。

术后3个月在当地医院复查MRI,软骨补片与正常软骨还存在GAP现象,冠状位隐约还能看见周围的轮廓。


术后6个月复查MRI,软骨修复的已经具备一定的厚度,软骨下骨没有明显水肿。增生的软骨下骨被去除后没有再进一步磨损滑车软骨。

病例5

陈某,男,31岁,足球训练伤。

术中显示损伤部位及第四代组织工程软骨修补术后。术后三个月核磁显示组织工程软骨具备一定厚度,胶原含水量接近正常,还存在GAP现象。随访还在进行中。


分享到:
已有 1 条评论
登录|注册后发表评论!
吃人猫 #1
马宁。你搞错了那张滑车3角形那个是我的图,你存过老郭没接我俺在别的医院做的
发表于:2016-06-11 21:06:14  IP:223.104.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