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zarov技术学习交流之路-意大利篇

2016-07-29   作者: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 焦绍锋 点击量:1929 我要说

导语:

2014年5月,意大利著名矫形外科专家Catagni教授应邀来到北京,在首届“外固定与足踝重建国际论坛”上做了专题演讲,会后与秦泗河主任等人一起检查病人、同台手术、查房研讨病例,并在同期举办的第二期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培训班上进行授课。从此Catagni教授与中国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结下了不解之缘,俨然成为两国矫形外科学界之间的一座桥梁。两年后的2016年6月,经过秦泗河主任的联络与推荐,我有幸被派到意大利,跟随Catagni教授进修学习,开始了我在意大利的Ilizarov技术学习交流之路。

2014年5月 Catagni在北京学术活动的留影 ↑

光阴似箭,转眼间来到意大利莱科(Lecco)已经一个半月了,从最初的陌生与好奇,到现在的熟悉和平淡,是时候静下心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了。

莱科位于米兰以北约50公里,是意大利伦巴第政区的一个城市,规模不大,只有30多万人口。莱科城区坐落于人字形的科莫湖一角,北边是湖的入口,其余三面环山,主城区坐落在湖东边的山脚下,依山而建,甚至许多房屋建在半山腰,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之所以选择来意大利莱科学习,是因为55年前Ilizaro技术正是从这里传播向西方,继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 Ilizarov技术做为国家机密一直被封锁在前苏联,深藏在远东地区的库尔干,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意大利探险家Carlo Mauri的胫骨骨髓炎被Ilizarov治愈,引起了他的朋友-莱科医院的矫形外科医生Angelo Villa的兴趣。1981年6月,Ilizarov被邀请参加了第22届意大利AO会议并在会上做了演讲,会后又被邀请到莱科医院演示了一台矫形手术,从此以后, Ilizarov技术开始在莱科医院生根发芽。

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并发症,而且疗效并不像Ilizarov所讲的病例那么好,于是莱科医院的Angelo Villa、Maurizio Catagni和米兰的Antonio Bianchi-Maiocchi、贝加莫的Giovanni Benedetti医生,他们四人在Carlo Mauri的陪同下远赴前苏联,在库尔干进修学习。然而Ilizarov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并不愿意将自己的核心技术向外泄露,所以初到库尔干的一段时间,Catagni等人也只能看到大量的患者带着环式外固定器出出入入,对于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却无从知晓,当他们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向Ilizarov请教时,往往也得不到满意的解答。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跟病人以及各个科室的住院医师交流,他们了解到,其实Ilizarov本人手术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也存在很多并发症,比如疼痛、钢针松动等问题,他们也是通过止疼药,乃至重返手术室更换钢针等手段来处理的。更重要的是,在治疗期间一定要保证外固定器的稳定性,这是整个治疗过程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掌握了Ilizarov的基本原则以后,他们回到莱科,开始大量使用这项技术,并不断地进行总结,针对原始的Ilizarov器械和手术程序的缺点进行了改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增加固定平面,以增加固定稳定性。

②将固定股骨和肱骨近端的全针改为螺纹半针。

③先组装外固定器,后穿针固定。

④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先切除感染骨段再行骨搬移。

后来的临床疗效证明,他们改进后的外固定器及手术程序,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大大改善了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对外固定器的耐受度。改良取得成功后,他们立刻将改良方案在学术会议上进行推广,促进了Ilizarov技术在欧洲的发展,进而将这项新技术的种子撒向了全世界。

时光荏苒,风起云涌的大历史逐渐远去,现在Catagni教授已经70多岁了,5年前从莱科医院退休后,就来到了现在工作的医院G.B.Mangioni Hospital。这是一家私立医院,只有一幢五层的小楼,共有94张床位,住院处不分科室。医院病床虽少,却非常高效地运行着,住院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一般为2-3天。每周一上午是Catagni教授出诊的时间,由于门诊病人都是通过医院提前预约的,而且多数都是从外地过来,所以门诊9点半左右才开始,每次门诊患者5-6个,包括新就诊的患者和既往术后复查的患者。病种以肢体延长和畸形矫正为主,如先天性腓骨缺如、膝内外翻、先天性肢体短缩、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骨不连、骨缺损等,此外他还做增高术,尤其是许多矮小症患者增高的手术,包括双侧股骨延长,双小腿延长,双肱骨延长等。对于儿童下肢长骨畸形患者,他主张先用8字钢板行单侧骨骺阻滞,待畸形矫正后,再做肢体延长术,因此8字钢板骨骺阻滞也是他最常做的手术之一。

由于他们的患者都是入院当天手术,所以他们所使用的外固定器都是以散件的形式消毒备用,当病人开始麻醉的时候,往往是Catagni先洗手上台,组装外固定器基本构型。他对外固定器的构型已经非常熟练,所以一般5-10分钟就能组装完成,同时助手已经完成消毒铺单,随即开始手术。腓骨截骨一般使用电锯,然后开始安装外固定器,最后一步操作是胫骨或者股骨的截骨,多使用线锯完成。除了使用Ilizarov外固定器外,Catagni还使用Taylor外固定器,而且除了单纯肢体延长以外,基本上所有的长骨畸形矫正均使用TSF,他认为在骨性畸形矫正方面,TSF更简单,更有优势。术后所有的伤口换药等工作都是由护士执行的,但由于矫形的患者往往需要拍摄特殊体位的片子,这时Catagni或者他的助手会亲自去放射科摆体位,协助拍片。

每周二、三、五上午检查住院患者,制订手术方案,下午手术。所以他们的患者的住院流程是早上住院,下午手术,第二天上午拍片复查,做术后宣教,下午出院,手术稍微复杂一点的患者最多再住一天,第三天即可出院,因此他们的病房好像永远不会住满病人。每周四,他会带上我和一个来自巴西的进修医生,一起坐火车去米兰做手术。

Catagni每个月都有一到两周的休假。休假期间,他将我安排到他之前工作的莱科医院学习。莱科医院是莱科地区最大的一所综合性医院,骨科病区有40多张床位,治疗病种以创伤和关节疾病为主。每周二、周四有两天的Ilizarov专科门诊,所接诊的患者都是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的患者,包括创伤骨折、骨缺损、感染性骨不连、四肢畸形矫正,但矫形患者相对创伤及创伤后遗症少得多。除了急诊手术外,所有择期的Ilizarov手术都集中在周五进行。由于都是Catagni教授的老部下,所以手术程序和风格跟Catagni如出一辙。值得一提的是,莱科医院的医生也都非常热情,无论在门诊,还是在手术中,他们都会主动地讲解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技术要点,直到你理解为止,手术时也会主动叫我洗手上台,跟了几次手术以后,他们甚至可以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操作,比如如何组装外固定器,如何穿针,甚至如何引线锯等,毫无保留,虽然有些操作在国内已经非常熟练了,但是他们这种热情的态度还是让我非常感动。

我跟随秦泗河主任学习、工作于四肢矫形外科和Ilizarov技术已经15年之久,参入和主持了数千例四肢矫形手术。在我具备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后,通过这短短一个多月的学习和交流,让我感到收获颇丰。我看到,在肢体延长、创伤骨折、感染性骨不连等方面,意大利骨科医生还是有很多技术细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在软组织挛缩松解、足踝动力平衡和复杂足踝畸形矫正方面,秦泗河主任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

当我们走出手术室,回到生活中,则又是另外一番感触。Catagni教授虽然年逾古稀,但精力旺盛,风趣幽默,而且热情好客,第一次见面就给了我一个欧洲式的拥抱,完全消除了我的紧张情绪。第二天,他又把自己的两本著作赠送给我,并嘱咐我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联系他。初到莱科,他便邀请我去他家里吃晚餐,并叫上了他的助手夫妇作陪。Catagni的家位于医院南边的一座小山上,三层小楼依山而建,最下面是车库,中间是客厅和厨房。客厅墙上挂满了艺术画、老照片和他的自画像。在餐桌旁的条岸上,摆放着秦泗河主任主编的《Ilizarov技术骨科应用进展》专著,还有前年秦泗河主任在北京送给他的绿茶。在客厅坐下以后,他将电视调到CCTV-4中文频道,跟我一起边看边聊,谈论有关中国的话题。吃过晚餐后,又将电脑连到电视机上,一张张展示他出国学习和参加国际会议、度假休闲的照片,播放到他两年前应秦泗河主任之邀在北京授课、示教手术、游览长城的照片时,Catagni格外兴奋,并表示北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这不只是中国和意大利在Ilizarov技术的学术交流,也是东西方逐渐消除误解,彼此认识、互相欣赏的一个缩影。

闲暇时,我便漫步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间的莱科,沿着清澈见底的科莫湖走过,思考着Ilizarov技术变化无穷的魅力和秦泗河主任的骨科自然重建理论的精髓,仿佛看到了骨科再生技术正在逐渐褪去她神秘的面纱。静谧的清晨,成群的野鸭在湖面上游戏,优雅的白天鹅和美丽的水鸟在湖边觅食,偶有妇女和老人,带着面包来湖边给野鸭和天鹅喂食,还有成群的鸽子也飞来抢食,贪吃的天鹅甚至走上岸来,抢食喂食者手中的面包,在朝阳下描绘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感谢秦泗河主任,正是在他的鼓励和安排下,才使我有机会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追寻Ilizarov技术的传播与发展的足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Ilizarov技术和骨科自然重建的精髓。

旖旎的科莫湖风光 ↑


湖边喂天鹅的老人 ↑


Catagni教授工作的医院G.B.Mangioni Hospital ↑


Catagni教授为患者摆拍片体位 ↑


跟Catagni上台手术 ↑


Catagni教授家的客厅 ↑


摆在客厅条案上秦泗河、李刚主编的《Ilizarov技术骨科应用进展》专著 ↑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 焦绍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