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医生当成医改的对象!

2017-03-08   文章来源:中欧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工人日报    点击量:1235 我要说

导语:我们在医改中采取的许多政策恰恰是打击和限制了医生的积极性,把医生当成了医改的对象,而非医改可以依靠的力量。

打击医疗腐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16年末,央视曝光了医生拿药品回扣,开始了新一轮打击医疗腐败的运动。在我国的现有体制安排下,提供医疗服务本身无法得到合理补偿,不得不从药品、耗材、检查等渠道弥补,而这种弥补的方式往往违规,甚至违法。但是如果我们不从体制上解决问题,仅仅依靠反腐运动,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打击医疗腐败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同时不能够让医疗服务方得到合理补偿,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医疗人才的流失,医生成为一个更加没有吸引力的职业,无法吸引第一流人才从事医疗工作。最后是病人的损失,也是整个社会的损失。

调动医生积极性是医疗服务领域内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的关键

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改,在社会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上取得了最重要的进展,然而在医疗服务领域内的改革却始终没有取得重要的突破,关键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在医疗领域最重要的资源----医生身上下手,没有将调动医生积极性、解放医生生产力放在重要地位。1978年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而农业改革之所以取得突破就是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是农业生产力的核心。

我们在医改中采取的许多政策恰恰是打击和限制了医生的积极性,把医生当成了医改的对象,而非医改可以依靠的力量。

基层医疗的改革政策采取了收支两条线的大包干做法,打击了基层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基本药物制度的曲解运用进一步限制了基层医生的用药权。这些政策的结果不仅没有达到强基层的目的,反而进一步削弱了基层医疗对病人和医生的吸引力,使得医生不愿意去基层,基层医疗业无法留住优秀医生人才。目前采取的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以及一些地方用医生代码来监管医生开药行为的措施,都是以医生为对象的改革。这些措施的本意并不错,但是采取这些措施的前提条件还不具备,我们应该首先将医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医生成为医改的支持力量。

因此,深化医改一定要从调动医生积极性入手并取得突破。

可以考虑的做法是:

首先开放医生办理民营诊所的大门,按照世界各国的做法,凡是具有医生执业资格的医生都应该可以开办诊所,取消对于诊所的种种条件限制,包括地点、人数等。

同时开放医生集团医疗执业的执照,让医生集团成为医生多点执业和自由执业的通道。这样将会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同时为大量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打开从事医疗服务的途径。

我们还需要迅速调整严重偏低的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让医疗服务的利益相关方参与价格形成的过程,包括医疗支付方、医院、医生、病人和政府等。如果我们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提供人性化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病人是愿意为此而买单的。

当我们首先给医生打开了就业和获得合理收入的渠道,将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再来加强对于医生和医院的约束和监管。当医生可以从公开渠道获得合理补偿后,他们将不会愿意冒着法律的风险、失去个人尊严和职业的风险来从事拿回扣的事情。这样也会像大多数国家那样,医生成为社会上非常受尊重的职业,医生也可以获得体面的收入,这样才会激励优秀人才从事医疗服务的工作,从而推动我国医疗卫生的水平提高,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原标题:《【江南微语】医改首先需要解放医生的生产力》)

延伸阅读

公立医院一直执行事业单位统一的工资制度、工资政策和工资标准,对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现行工资制度中较少考虑医生技术价值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在一些大城市的大医院,一次停车费往往十几元、几十元,而医生看一次病的挂号费仅仅几元、十几元。一些护工护理一个病人一天的收入不下百元,而一个住院医生一天的工作收入也大体如此。

在这样的机制背景下,让一些医生安心诊疗,只能是“纸上谈兵”。由于医生收入与其技术能力不匹配,客观上导致一些医生不重视技术提升、不安心技术服务、不关心患者的就医体验,甚至有人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获取“灰色收入”上,如开大处方、拿回扣,使医生在公众中的职业形象变色,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由于医生的技术价值体现不足,医生的职业荣誉感不强,加上动辄几千上万的药费支出,久而久之,公众将对医院的不满情绪转嫁给了医生,一旦个别医生的诊疗过程中出现“问题”,医患矛盾瞬时爆发。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医院这个救死扶伤的地方成了社会风险源,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成了高危行业,甚至许多医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医。

实际上,医生收入与其技术价值不匹配问题,与医疗体制的诸多问题纠结在一起。相关方面一直尝试各种改革,比如,打击医药代表的商业贿赂行为、改革挂号制度、降低医院药品加成、实行“两票制”等,都在改革医疗体制、缓解医患紧张、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中,起到了一定成效。

医院的问题核心在医生。如果医生的技术价值与其付出相匹配,就能够促使其心无旁骛地为患者看病,患者能得到更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医院及医生的社会形象也会得到改善,医患双方将会双赢。

因此,改变医生的薪酬机制,增加医生的技术价值收入,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