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换位思考,对患者是多么重要

2017-03-10   文章来源:健康报    点击量:1406 我要说

30年前的就诊经历,开启了一位医学专家的人文情怀

清晨,和医院主管医疗的贺(副)院长及同事们一起探讨今年的工作重点,说起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时,一位同事不无崇拜地对贺院长说:“您出门诊的态度实在是太让我钦佩了!我觉得自己对病人就挺好的了,但那天观摩了您半小时,您的那份耐心,我实在是望尘莫及!”我一听,也不禁肃然起敬。的确,贺院长这十几年的行医中,从没有患者投诉他。为什么呢?难道他就没遇到过不讲理的患者?

正当我纳闷时,贺院长幽幽地说:“你们知道吗?要想对病人好,一定要有发自内心的意愿。什么时候才能体会病人的感受呢?就是你自己成为一名病人的时候,尤其是得了大病,体会了病人的焦急的心理,自然而然就会理解病人的不易了。”接着,领导娓娓道来,回忆起自己30年前的一次就诊经历。

那时,他也就20多岁,刚到医院上班没多久。有一次骑自行车下班,途中突然眩晕不止,差点摔伤。这种眩晕让他无法正常学习、工作,他先是在本院就诊后,没有明确病因,就辗转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医生为他行CT检查后,怀疑是听神经瘤,建议行加强CT,如果确诊,可能需要开颅手术。

领导说起当年的就诊经历,有些轻描淡写,但我能想象出得知这个消息,他的紧张与压力。为了最后确诊,他又跑到天坛医院做了MRI,确定不用手术,心里的这颗石头才算落了地。领导发自肺腑说道:“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体会到了病人的不易,所以对病人就发自内心地理解了!”

听到这,我心中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因为贺院长对患者的这份理解不是一时的,而是一辈子,坚持了30年。30年以来,他一直处身设地地为患者着想,一直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服务。我想,30年前的就诊经历只是一个契机,打开了当时那位小医生的换位思考之门,更开启了一位医学专家的人文情怀——面对患者,除了提供精心、专业的诊疗服务外,更多了一份理解、一份尊重、一份敬畏。而他也因此获得了患者的理解和尊重。

从“站在病床边”到“躺在病床上”的体验

医者仁心,这个“仁”,恰恰就是人文情怀的体现。仁,要解决的就是两个人或者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孔子说:“仁者爱人”,仁心就是爱心,这种爱心是对等的、相互的:医生爱患者,体会患者的疾苦,耐心细致、废寝忘食地为患者诊治;患者也会爱医生,体会医生的辛苦付出和向好之心。医学是一种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医生是一种职业,但核心却是“仁道”。

记得有一本书叫《亲尝我自己的药方》,书的作者是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帮。他在书中讲述了自己从医者到患者角色转变的过程。他行医50年,到晚年时得知自己得了喉癌。他成了患者,从“站在病床边”一下子变成“躺在病床上”。重新审视着眼前的医学、医院和医生,顷刻之间他获得了不同的意义——属于患者的意义。他回忆自己曾经作为医生高高在上、习惯发号施令,但成为癌症患者后,遭遇和心情与其他患者如出一辙:他不敢面对疾病的真相,他讨厌被护士嘲笑“脖子短”,他不能忍受医护人员无视他的尊严,面对眼前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医疗环境,他愤然……

这位老教授在进行如此角色转换之后的感受是:做医生时,他习惯做命关患者生死的决定,习惯拥有权力;可当他是患者时,这些权力消失得无影无踪。尽管他也认识几个熟人医生,但也只能像所有患者一样,做一件事——等待,等待,再等待。他时时会碰上等待一个小时但看病只花5分钟的情形。

处在“患者”角色的他,终于意识到,医生的一点点同情心对患者是多么重要。他在《亲尝我自己的药方》一书的序言中说:“如果我能从头重来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不幸的是,生命不给人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我能做的,就是告诉你,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希望你我都能从中得到教训。”

工作中,我经常会接到很多患者投诉,抱怨医生态度冷漠、没有耐心。有时,我会觉得是患者吹毛求疵,但想想这些医学专家在换位体验后的感悟和做法,我也就释然了。从贺院长30年来对患者的耐心细致就知道,一位医学专家的人文情怀会成为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哪怕患者问题多些、态度不耐烦,也能够换位思考体会他们的疾苦,也就会对他们多些耐心、多些关心、多些理解、多些忍让,医患也会因此多些和谐。

我突然觉得贺院长其实是很幸运的——年轻时的一场疾病,让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职业生涯从此开始充满希望与温情,他的医疗情怀也因此与众不同、格外美好。

希望更多的医者能够体谅患者的不易,做到换位思考,多些理解关爱,与患者携手前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