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生,当心HIV职业暴露!

2018-03-14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鲁海燕    点击量:5791 我要说

2018年3月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一间手术室中,生命体征监护仪如常般发出“嘀~嘀~嘀~”的声音,与其他平静的手术无二。


张强主任(左二)带领团队给一名HIV感染者做颈椎手术

但是,手术医生和护士穿戴的防护面屏、一次性防水的防护服、两副手套、一次性防护靴套,显示这是一例需要医护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特殊手术。这种防护装备,还只是“简装”。

手术顺利,高危患者躲过瘫痪厄运


术中C臂透视钛网置入情况

此时正在进行的是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北京地坛医院骨科主任张强教授主刀下,这例因颈5、颈6的椎间盘突出严重压迫脊髓、神经根而必须进行的骨科手术顺利结束。

“这名HIV感染患者比较年轻,才37岁,术前已经出现了四肢麻木、行走不稳的症状,如果不进行手术,他将面临瘫痪的危险。” 张强主任说,如果他们不收治这名患者,其他医院更不会收。

两天后,当记者在病房走廊与这名患者不期而遇时,他戴着颈托在走廊悠然散步的状态还是大大超出我的想象。

为HIV感染者手术?多数医院避之不及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新发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高达12万人,与结核病的发病数相当。

对于艾滋病人来说,比较容易出现因药物引起的骨代谢异常导致骨质疏松,轻度外伤即可发生脆性骨折。美国一项调查数据显示,HIV感染者比正常人的骨折发生率高出3~9倍;同时,股骨头坏死、退变性腰椎、颈椎和关节疾病也好发于此类病人。

尽管无时不在的HIV职业暴露风险让医护人员提心吊胆,但医生为艾滋病患者实施手术的费用却只比普通病人多30%。发生职业暴露后,除了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并无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补偿的政策。

几乎每个外科医生都经历过针刺伤或喷溅伤等职业暴露的情况,但如果患者是HIV感染者,情况就不同了。这也是大多数医院婉拒为艾滋病患者进行外科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北京一家知名三甲医院骨科医生介绍,其所在科室很少收治HIV感染者,一是若出现情况无法解释,二是要是医生医德高尚收治了此类病人,但是下级医生和护士都要被动接触他们的血液和其他物质,他们还要面对其他患者,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即使如此,也有个别“意志坚定”的HIV感染者“赖”也要“赖”下。半年前,这位医生就曾无奈地收治过一例HIV感染者,最终还是给他做了手术。

医生一旦发生职业暴露,不但自己的职业面临停摆,家庭也可能分崩离析,还可能在不知情的状况下间接将HIV传染给患者。

上个世纪80年代,加拿大一位妇产科医生在一例产后出血的急诊抢救手术中,被利器划伤了手,其后的艾滋病监测显示正常。

直到2004年,这位当地著名的产科专家被查出感染HIV,在此前20年间由他接生过的2000多名产妇及其子女纷纷到医院检测HIV,成为惊动全城一大社会事件。

种种因素,重重重压,导致我国大多数三甲医院不敢收治HIV感染患者。

“简装”上阵,地坛骨科每年挑战50余例HIV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医护人员都是无影灯下的英雄。为HIV感染患者治疗的医护人员,他们的付出是常人无法体会的。

对于已确诊的HIV感染病人,当他们需要手术治疗骨科疾病时,张强主任团队一般先检测患者的病毒载量、CD4淋巴细胞计数,患者术前需要先服药将其病毒载量降低最好是检测不到,提升CD4淋巴细胞计数在200以上,使其传染性尽可能降低后才进行骨科手术。

2017年,北京地坛医院骨科门诊患者达20000多人次,其中HIV感染者2000多人次;当年骨科手术700余例,其中有50余例合并感染HIV病毒,另有100多例合并感染结核、梅毒、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

尽管他们经常要做这种职业暴露风险很高的手术,但是为了省钱,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以“简装”上阵。


精装防护上手术

简单防护上手术


简易塑料靴

“如果用高等级的防护装备,一套就需5万元左右,一套中等防护装备也得2万多元,虽然头盔和防护靴可以重复使用,但是手术衣外面的防护服、双层的药物手套都是一次性的,也得两三千元。”

如果一台手术有五六名医护人员“精装”上阵,仅防护装备至少得花费10多万元。这种装备不仅防护效果好,而且无菌条件更好。“好是好,但是钱花不起呀!”张强教授感慨道,通常情况下他们佩戴的都是一套100元左右的“简装”版防护用具。

5人遇严重职业暴露,手起刀落处最易受伤

北京地坛医院骨科建科8年来,在现有的30名医护人员中,已有3名医生2名护士发生过HIV的严重职业暴露,轻度的职业暴露每个人都有经历,其中有些人还不止一次。好在经过严格的职业暴露后规范化流程处理,无一例医务人员发生HIV感染。


以持针器缝合刀口,避免徒手持针

他们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部位就是手,其中针扎伤占70%多,有时是针头、钢丝和碎骨块所扎,也有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或骨屑溅到黏膜或有皮损的部位导致职业暴露。

发生HIV职业暴露后,无论是一级、二级还是最严重的三级暴露,首先要马上用流水、肥皂水、碘酒、酒精等清洗和处理伤口,第一时间上报医院感染办公室,然后抽血检验本体血样,以作为职业暴露前的检查,同时最好在2小时内服抗病毒药物,连续服用28天。

目前,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常用的抗病毒三联药有两三种。舒发泰+艾生特是副作用相对较小的新药,最常见的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副作用较大。

所有的药物服用后会出现头晕、失眠、恶心、呕吐、腹泻、外周神经炎、皮疹等神经、消化及皮肤等系统的一系列强烈不良反应,使服用者在心理惴惴不安之余,还要忍受生理的煎熬。

防扎“软猬甲”:待字“闺中”无人知

已有8年治疗HIV感染患者经验的张强教授笑称,在这个领域工作往往会在“最初的紧张期→随后的泰然期→不自觉的麻木期→高度的紧张期”中循环往复。

“刚来这个医院时,觉得到处都是病毒,哪里都不敢摸、不敢碰,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张强说,这差不多是每个医护人员初来乍到时的心理写照。

其实HIV病毒很脆弱,在干燥环境下只能存活15分钟左右。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在经过最初的恐慌期后,都能科学面对艾滋病。但也有个别心理脆弱者,由于无法日复一日地承受这种重压而离职。张强说:“这完全可以理解。”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为了有效预防职业暴露,张强研发了5项发明专利和4项新型实用专利。其中,一种能预防被针扎的指套,可大大降低针扎引起的HIV职业暴露。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却一直未能投产,这个能有效保护医护人员手指的“软猬甲”,也只能束之高阁。

外科医生“护身符”:艾滋病手术防护技能

据了解,在我国接诊艾滋病骨科患者的综合性三甲医院中,北京地坛医院骨科是接诊艾滋病患者数量最多、病种最多(涵盖创伤、脊柱、关节、肿瘤、足踝等领域)、疗效最好的科室。

由于艾滋病患者经服药后大多数可以长期生存,并接近正常人的寿命,所以在普通医院就诊的HIV感染患者越来越多。


学习班展示的简易和精装防护


学习班上展示的精装防护(带通风系统的帽子、一次性防护服、双层药物手套、防护靴)

张强提醒没有过多接触过HIV感染者的医生和护士,一定要在工作中加强防护意识,特别是急诊遇到的患者更是不能大意,尤其是有些患者有时可能检测为假阴性,还有窗口期患者当时无法检测出来,有时则因为情况紧急,可能根本等不及相关检测结果出来就得手术。

外科一贯强调诊疗流程和手术的规范化,各个专业也在不断进行着相关培训。张强担任主委的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学术委员会外科学组,已在京举办过三届艾滋病骨科手术规范化和防护学习班。2018年5月17日至19日,将在成都举办第四届学习班。

三年来,每年参加这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学员仅在百名左右。“一般的综合医院对这不感兴趣,不愿意来参加。”张强主任对此也无奈。

小医生的职业追求:大医精诚

记者问张强主任团队的年轻医生孙胜:“如何能坚持在这种高风险的环境下从医?”

“这种工作总得有人去做,因为病人就在那儿。”孙胜答道。


下手术后,张强主任团队讨论即将前来手术患者的病情

一名患者前来问诊

此前,在天津、武汉等地都发生过HIV感染者求医遭拒,后来设法隐匿病情得以手术医治的事例,还有屡屡被拒者做出报复社会的极端事件发生。医者所承担的责任,已远远超出治病救人的范围。

上大学时,孙胜读过孙思邈所著的《大医精诚》,此文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文中要求医者除了具备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让我们向这些无影灯下的英雄致敬!

相关阅读:

HIV感染者骨科手术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防护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