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专稿丨骨科界的父子兵:老张主任和小张大夫

2019-06-12   文章来源:北京地坛医院 张强 北京朝阳医院张耀申    点击量:12639 我要说

编者按

在医学界,有很多世代为医和子承父业悬壶济世的家庭被传为一桩桩美谈,中外骨科界也有不少这样的佳话。

在6月16日父亲节来临之际,骨科在线邀约到一对奋战在临床一线的父子,与大家分享他们这两代骨科医生的从医历程。

他们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骨科主任张强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张耀申医生。

大主角:老张主任——张强(60后)

高考误撞读医学,分配骨科定终生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机缘。1978年恢复高考后,当初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潮流,理工科是最热门专业。我没有被第一志愿的地质学院录取,被第二志愿医学院校录取,因而是被学医。

在那个年代号召年轻人“干一行爱一行”,大多数的医学生都是从对医学的不了解,到热爱医学、投身医学、终生钻研医学、献身医学。

我实习时,有位胸心外科主任的缝合动作快速流畅、潇洒优美,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感觉很帅。而且胸心外科的切口长,缝起来特别过瘾,就很喜欢胸心外科。但是当我外科轮转结束时,由于骨科缺人,我被分配到了骨科。

气质风度常激励,父辈精神印心中

我们这一辈人是怀揣着对父辈老师们无以复加的崇拜、羡慕和欣赏,一路效仿走过来的。对于父辈的成就往往是高山仰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老师们对医学事业的执着、严谨、精益求精,甚至是固执的工匠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医学生涯中不断奋进。

他们大多修炼了完美的外科基本功底,动作行云流水,如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已经上升到了艺术的境界。

他们对学术严谨认真,反复研读经典著作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可以精确到几章几节几页哪一行,谁是怎么说的。

他们每每一台大手术下来,手术记录就是一幅漂亮而又浅显易懂的解剖和手术图谱,彰显知识与技能的厚积薄发。

他们的衣着装束,无论西装革履,还是青衣布鞋,一样的整洁无瑕,气质风度,令人崇敬。

他们与患者交流的语言,宛如自己的兄弟姐妹;给患者查体,就像教科书的重现,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对病历的书写,总是字迹工整,认真整洁。

 

改革开放创机缘,我辈艰辛助长成

一辈人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一辈人的性格,环境使然。在我们这一辈人当骨科医生的时候,全国仅有大约8000名的骨科医生。当时的知识和技能还比较落后和封闭,获取知识和技能主要靠师父的传承和到国内大医院进修,只有几个大城市的大医院才有到国外学习的机会。

当时,只有几本经典骨科著作可供学习,如:天津医院方先之教授上世纪60年代出的油印本:《骨病》《创伤》《结核》《肿瘤》;王桂生教授1980年版的《骨科手术学》;过邦辅教授1986年版的《矫形外科学》;黄家驷教授1986年第四版的《黄家驷外科学》;解放军88医院上世纪50年代翻译的前苏联《骨科临床检查法》。

而这些经典著作出版量有限,往往是一书难求。那时到大城市出差开会,头等大事就是到新华书店买书,或到图书馆复印资料。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才接触到复印的《坎贝尔骨科手术学》。1991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了陆裕朴、胥少汀教授的《实用骨科学》。之后各种书籍资料就开始丰富起来了,这段经历对我们这一辈的影响颇深。

我们这一辈身上承载着父辈老师对我们众多的期望和重托,也走在改革试点的最前沿。从上世纪80年代起,老师们就要求我们医教研全面发展,于是早出晚归,夜以继日奋发图强,就成了常规。

斗转星移机会多,汝辈成功再行动

对年轻人的寄语:

1.多读:读几本经典著作和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核心期刊;读相关疾病的文献书籍和资料,了解病理机制、临床症状体征、影像检验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手术方法、手术步骤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且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思考:临床思考要跟上师父们的思考步伐和节奏,从患者入院围手术期的准备开始,了解手术方法和步骤、术后处理、康复锻炼、随访内容。科研思考紧紧把握师父的研究方向和路线方针,在科研中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多讨论,多请教,刨根问底,不搞清楚誓不罢休,重视沟通,早请示,晚汇报。

3.动手:动手不仅限于参加手术;门诊病房对患者的体格检查,换药、打石膏、牵引;术前的体位摆放、消毒铺巾、透视、导航,各种内镜、动力设备的连接使用,患者影像检查的跟踪陪伴、摆放体位;术后患者的搬运、体位,病理标本的留存,病理切片、血液体液标本的检查培养涂片;科研上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准备,各种资料的收集拍照录像;参与护士的打针、抽血、基础护理、康复指导。可以动手的地方,随处可遇,动手处处皆机会。

4.计划:制定一日工作生活计划,并养成习惯。早上班一定要早于师父!一上班就要进入状态,做好查房和手术准备;下班前再查房观察所有分管患者,尤其危重和当天术后患者;完成次日工作计划,包括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要看的书、要查的文献、要做的课题和要写的文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我辈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笨办法!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对新生事物捕捉的敏感性,汝辈强于我辈!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辈硬拼!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汝辈无为非不为,不刻意!

父子合影

小主角:小张大夫——张耀申(90后)

前传

我的童年是在山东泰安解放军88医院部队大院长大的。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父亲就像个忙碌而沉默的机器,早年工作日在济南读硕士研究生,周末才回到家,好在有姥姥、妈妈的陪伴。

而父亲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与其说是父子,到不如说是将军和士兵,从小就命令我做各种军事化的训练,包括俯卧撑、倒立等等,那时候我们关系还算比较融洽。

周国平说,父亲是儿子的第一个偶像,而儿子的成长几乎必然要经历偶像的倒塌这个令双方都痛苦的过程。

伴随着我的成长,老张的学业和事业也逐渐进入上升期。等我慢慢长大、懂事之后,老张又继续攻读第三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前身)王正国院士的博士和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前身)贾连顺教授的博士后。从那时候开始,老张越来越关注我的学习成绩。

相处

刚上学时,别的小朋友都希望放假,而我却害怕放假。因为放假老张就会从重庆回来,仔细地检查我的作业、盯着我练字甚至开始教我打外科结,完成不如意的话就会遭到各种惩罚。

到了小学四年级,老张拖家带口带着我们到上海陪他读博士后,我的人生也迎来了第一个转折。

在上海的3年里,老张对我采取全面军事化的管教方式,每天按点作息,按照计划完成每天的任务,每天晚上我俩共用一个书桌学习。

现在回首看这3年的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学习能力,还磨练了我的性格,从原本逆来顺受的乐天派转变到如今随和而又不甘落后的进取派;对工作中老师们的教诲也更容易虚心接受。

决定

老张一直是谨小慎微的,总是试图替家人规避掉外界潜在风险。每当面临选择或建议,他的本能反应都是稳妥,以不变应万变。

尽管“生活不要发生任何改变” 是老张人生最理想的状态,然而在2010年的夏天,老张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脱去军装,到老牌传染病院组建骨科,老张也正式晋升为老张主任。现在看来不得不佩服老张的魄力和眼界。

在高考选择志愿时,我的第一想法是学我最感兴趣的物理或者最热门的金融,老张主任只说了四个字:“必须学医!”

评估了几次模拟考试成绩之后,我想报考广州某医科大学,他一直在给我吹耳边风:“还是首都医科大学好!”最后直接自己登陆了志愿填报系统,给我报名。

研究生报名几乎重复了相同的剧情,再次替我报考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海涌教授的研究生。不得不承认,老张这次插手又插对了,能成为“大海里的鱼儿”是一件难得的幸事。

联系

纪伯伦在《致孩子》的诗中说:“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然而我不得不在老张主任给我设计的人生路途中摸爬滚打。

刚开始学医的时候觉得很累,考试比其他专业多很多,学制也比其他专业更长;本科、硕士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也不多。

某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时候会影响他的一生。老张主任正是试图最大化这种联系。

随着医科学习和临床实践的深入,特别是在师父海涌教授的指导下,我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老张主任对我的影响。

在手术操作中,脑海里时常会浮现小时候老张主任教我打结、持器械的场景;带着实习医生缝合、写病历,认真检查他们操作、书写流程时,又会想到小时候老张主任检查我作业的认真、严格的表情,好像昨日重现一般。

现在随着工作越来越忙,回家的时间也少了。母亲总会刻意留出时间让我们父子交流,而这种交流渐渐形成了一种模式,一种更像师生会面的固定交流套路。

第一类话题是聊我最近的生活;第二类话题就是老张主任训话,他会针对我的个人发展,用心良苦地给我提出各种(其实没什么用的)建议;第三类是临床或专业相关话题,比如最近又做了哪些手术,进行了哪些研究,而老张总会在话题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你去查查上世纪90年代,我发表的文章提出了XXX。”“我从来不做XX,但是我的患者没有不好的”等等。老张语重心长,我便俯首倾听。老张不知道的是,我也许没有全部采纳过他的建议。

惜缘

六十年代出生的老张主任经历了中国社会最翻天覆地的变革,因此在我们这两代人父子间,也有着最无法理解的代沟。父亲们的人生伴随着贫穷、战争、改革开放。儿子们的人生则与西方文化影响、个性彰显和个体意识的觉醒相伴。

虽然老张主任和小张的交流中往往充满了冲突和火药味,但小张还是真心感谢老张主任这位领航人,替少年选择了真正适合自己并且热爱的职业和生活。

在老张主任这位典型传统的中国父亲和脊柱外科医生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特质:“执着、奋进、尊严、不善于表达的爱。”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的那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那么我们呢?是否也能及时懂得拍拍他们的肩说一句:不必怕,我们都在呢!

适逢父亲节,祝各位仍奋斗在临床一线的医师节日快乐!

人物简介

张强

张强,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骨科主任。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感染学组、脊柱脊髓损伤学组、脊柱外科学组腰椎组、颈椎病学组委员,国际矫形和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委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专家委员会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分会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脊柱外科分会委员、感染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生物医学工程分会数字骨科学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微创学组委员、手术与细胞治疗学术委员会委员。

担任《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特约审稿人、《颈腰痛杂志》《脊柱外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杂志的编委。

发表论文80余篇,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著作9部。作为主要完成人,主持开展国家和军队课题6项,先后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4项,获国家专利11项。目前承担各种课题4项,主要研究方向: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关节外科。

张耀申

张耀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医师。

师从著名脊柱外科专家海涌教授。

研究方向:脊柱畸形、脊柱微创基础和临床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