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骨水泥的药释特性和增效思路
第一作者:杨骐宁
2011-08-03 我要说
杨骐宁 综述 蔡迅梓 严世贵 审校
由于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的老龄化,人工关节的例数正逐年剧增。感染是其灾难性的并发症。虽然随着外科无菌技术的发展及手术室层流技术的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感染的发生率已下降到了1%~2%,但由于这类手术的大量进行,感染的病例数仍不断上升,且感染的治疗充满了挑战性,所以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人工关节置换后感染一直是关节外科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1970年,Buchholz和Engelbrecht首次将抗生素骨水泥应用于关节置换感染的治疗,随后抗生素骨水泥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人工关节置换的感染。虽然抗生素骨水泥预防人工关节感染的应用价值目前还存在争议,但抗生素骨水泥应用于高风险患者的初次关节置换术和感染翻修术病例已获得认可。抗生素骨水泥的抗菌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证实,但目前其药释性能仍不尽如人意,关于药释机制和增效方法的研究也依然是讨论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