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Endo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

2019-12-18   作者: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马海军 点击量:3167 我要说

腰椎间融合术(L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是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传统术式,但由于该术式对肌肉等软组织进行广泛的剥离及长时间的牵拉,椎旁肌肉的去神经化及去血管化,致使慢性疼痛的发生率较高。

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为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使得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的治疗进入到了可视化/微创化操作的时代。本文主要就全可视内镜下腰椎融合术(Endo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的相关经验进行分享。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7岁,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伴间歇性跛行2年,以左侧为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正规治疗,无冠心病及糖尿病。

查体:下腰椎压痛、叩击痛,双下肢直腿抬高实验阴性,左下肢大腿外侧及小腿外侧麻木,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术前CT示:1.腰椎退行性变;2.L4椎体滑脱;3.腰椎管狭窄症;4.相应神经根硬膜囊受压。

辅助检查如下:

正位X片

侧位X片

过伸位X片

过屈位X片

术前CT

术前腰椎核磁共振矢状面

术前腰椎核磁共振横断面

手术步骤详解

针对以上患者情况,经科室会诊讨论后,周红刚主任综合大家意见,建议给予患者行全可视内镜下腰椎滑脱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

主刀医生:马海军副主任医师

助手:贺毅、李先进、李亚州、孙虓等医师

步骤详解:

消毒前,给予椎间隙定位

放入工作套管

正侧位透视确定责任节段


植入试模判断融合器大小

正侧位透视观察滑脱是否复位、融合器及植骨的位置

植入EndoPIN,运用扩张管、克氏针以及动力电钻等工具

植入经皮椎弓根钉并加压

术后患者情况

患者术后充分止血后,进行缝合切口、皮肤缝合。整个手术过程耗时2小时出血量在40-80毫升,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手术顺利。患者术后定制腰椎支具固定,24小时后下床活动、给予脱水和营养神经药物促进水肿消退,并床上活动锻炼。术后三天复查腰椎CT和平片,术后三天出院。

术后资料:

术后正、侧位片

术后三维SCT确认融合器,钉棒植入位置满意

MRI失状位融合器、植骨位置及滑脱复位情况

术后三维SCT重建

小结

全可视内镜辅助下的椎间融合技术具有临床实用性,操作性,真正实现了全可视下,微创下的神经根的直接减压、椎间融合器的置入、撑开固定及滑脱复位,术后可获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同的影像学效果。

全可视内镜技术可在直视下完成椎管的扩大、神经根的松解、直视下处理软骨终板;可视下处理软骨终板,充分暴露软骨终板,并扇形处理终板,符合外科理念,另外可视下椎间植骨并融合器置入;EndoPIN经皮螺钉置入更有利于脊柱稳定,使椎间融合以获得长期疗效。

作者简介

马海军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副主任医师。

从事脊柱外科工作13年,擅长应用各种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胸椎椎管狭窄症、骨关节病。率先院内开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胸椎管狭窄症,颈椎内窥镜治疗颈椎病。目前个人完成腰椎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6000余例,完成颈椎内镜手术600余例,腰椎镜下融合手术110余例,完成胸椎管狭窄症内镜治疗约120余例。对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相关微创治疗有深入研究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担任河南省脊柱脊髓损伤学会脊柱微创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脊柱微创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软组织疼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委会镜下融合学组秘书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微创外科学组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师学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组织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微创专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微创学组委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