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世璧院士永垂不朽!

2020-03-30    点击量:3944 我要说

(本文图片与视频部分来自电视新闻截图)

爱党姓军为人民

卢世璧是解放军总医院一级教授,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骨科专家。1930年7月出生在北京,1953年3月从中国协和医学院参军入伍,1979年3月入党,历任解放军总医院外科医师、主治医师,骨科副主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成员、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

从医50多年来,卢世璧以对党、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军队医学事业的执著追求,以非凡的才智与崇高的人格,在骨科领域辛勤耕耘,顽强拼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特别是对骨科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为我国骨科学赶超世界一流水平,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 1995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1996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2008年被评为总后勤部“一代名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政治坚定,刻苦求学,从医报国信念始终坚定不渝

卢世璧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他对国民党在旧中国的反动统治痛心疾首,对民族备受欺凌的境况忧心如焚,对广大劳苦大众的病痛刻骨铭心。他从自己切身感受中,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逐渐从一个朴素的爱国主义者,成长为一个自觉的共产党人。

“当医生能帮助很多人”,是他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人生感悟,指引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从医的道路。高中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生物系医学预科。

当时“宝塔式”的教育机制,严进严出,末位淘汰制,毕业很艰难;两年的实习期,第一年内、外科,第二年才转入专科,既全面又专业;治学要求严谨,对病人的相关情况必须了如指掌,熟记每一个数据;24小时负责制,人不离院,病人随叫随到等等。

正是这看似苛刻的清华大学3年预科和协和医学院5年专科的教学方式,为他迈入医学殿堂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治病救人来不得半点虚假”,是他年轻时求学的深刻体验。20刚出头的卢世璧对自己要求严格,每天一有时间就呆在小小的宿舍里,一边看书,一边思考,认真地查找依据。

一旦发现书上写着某种病还与激素有关,就会马上跑到病人那里,问问是否用过激素;看到书上说,这种病需要查肝功,第二天他就会立即安排相关病人做肝功检查;跟着主任查房,要做到随问随答,否则自己就会羞得满脸通红。一个病人就如同一本教科书,年轻的卢世璧几乎每天都在琢磨着病情,真正做到了“病人就在心中”。

新中国成立后,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教育熏陶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他的心灵深处。尤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犹如春风化雨,带来了科学的春天,也为他施展才华创造了优越条件。

男儿志当报国。这几十年来,他精神格外振奋,成果也格外丰富,他所领导的骨科1986年以来,一直是国家重点学科,1995年被批准为全军骨科研究所,1986年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为博士后流动站,他的开创性工作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声誉。

他对共产党员和称号格外珍惜,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生命。虽经历风风雨雨,但爱党爱国爱军队的信念始终如一,在政治上坚定不移。不论是在基层工作,还是担任领导职务,都始终以普通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在89年政治风波中,他主动旗帜鲜明地站出来,深入到学生和年轻医生中做稳定工作,及时与思想偏激的学生谈心,表现出一名老知识分子党员的高度党性观念。

献身医学,勇攀高峰,积极开创我国骨科学领域新局面

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卢世璧着眼学科前沿,锲而不舍,立下了发奋图强、赶超一流的宏志。几十年来,他顽强拼搏,刻苦攻关,终于从临床到科研,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个人的医疗技术到学科的建设发展,创造了一个学科体系,填补了许多国内空白。

他承担了多项全军“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课题。在骨、软骨、神经组织工程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跃居国内领先地位。先后发表论文350余篇。

编著了以《手术学全集(矫形外科卷)》《骨科手术学》《实用骨科学》等为代表的17部专著,主译专著1部《坎贝尔手术学》,主译丛书1部《骨科标准技术丛书》,他的医学成就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声誉。

20世纪60年代初,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收治了在中印自卫反击战中周围神经损伤的伤员。卢世璧抓住这个机遇,开始了对火器性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并找到了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火器性周围神经伤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获198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项科研成果,在国际上也引起很大反响,卢世璧也因此成为国际周围神经伤研究的著名团体Sunderland学会中惟一的中国会员。

20世纪70年代,卢世璧的主要科研课题是人工关节的研制与应用。此课题小组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固定人工关节的TJ骨水泥,又进一步研制成功钴铬钼合金珍珠面无骨水泥人工髋关节和独特固定方式的人工髋臼。

人工关节的研制成功,推动了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成为这一学术领域的示范单位,刚刚进入不惑之年的卢世璧在国内外崭露头角,成为人工骨关节科研的学术带头人,他的“骨水泥固定和珍珠面无骨水泥固定人工关节实验的临床应用系列研究”于1990年和1991年分别荣获军队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卢世璧与他的同事们首先将记忆合金引进脊柱外科的研究,以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这项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倍受国际骨科学界瞩目和赞誉。他还将医用形状记忆合金推广应用于泌尿科、肝胆科和胸科,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这期间,卢世璧还涉猎于骨肿瘤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他首先在骨科手术中以微波热治疗恶性骨肿瘤,这样既灭活肿瘤,又保留了肢体,5年生存率为70.49%,有些病例已保留肢体健康地生活了15年。

20世纪90年代,卢世璧首先提出并以实验证明钢板固定时骨内预应力是早期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丰富和完善了钢板应力遮挡的理论。1992年,他首先利用引导性组织再生的概念进行了长骨再生系列实验研究,为骨折愈合修复骨缺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1994年,又开始了软骨的组织工程学研究,在自体筋膜及几丁质支架上培养软骨细胞,成功地培养出软骨组织块,对软骨缺损的修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近年来,卢世璧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球臼式人工膝关节、人工腕关节和拇掌腕关节,同时又以各种方法固定髋臼假体,以自体骨移植珍珠面假体来固定和修复肿瘤切除术后的大块骨缺损,还从分子水平探索多孔表面假体无骨水泥固定后的早期与晚期负重对固定的影响,珍珠面表面骨泥涂层对促进骨内生长的重要意义,其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勤勉敬业,医德高尚,竭尽全力为伤病员提供优质服务

卢世璧深知,干好医学这项事业,必须要有一种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为此,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都倾注在工作上。他专注事业,忘我工作,平时除了外出参加学术交流,他的活动范围始终是“三点一线”,即从家到病房再到办公室。

他对工作尽乎痴迷,无论外面的世界怎样精彩,依旧是白天忙手术,半夜三更写东西。在他的生命日程上,似乎只有一个内容,那就是工作。在他的案头总是堆满了书,总有写不完的书稿,每周的出诊计划总是安排得满满的。有时,为了给病人诊断一张片子,对着片子静静的看上一两个小时;有时,为了把握一个生命体征,坐在患者身边观察半天;有时,为了一个数据的正确和确凿,拿着试管亲自去反复试验。

卢世璧心中时刻装着病人,时常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不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只要病人需要,他总是千方百计满足患者需要,毫无怨言。201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已是78岁高龄的卢世璧院士主动请战,他先后参加过河北邢台、辽宁营口、河北唐山地震的救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震伤员的救治经验。从接到出发命令到赶到机场,仅仅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成为了灾区年龄最长、级别最高、参加抗震次数最多的医疗队队员。

从5月14日晚抵达成都,他不顾年高体弱、癌症病痛,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每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争分夺秒抢救危重伤员,检查、救治了近千名伤员。

在百忙之余,他不忘对灾区救治工作宏观问题的思考,积极为党中央、中央军委献计献策。以卢世璧院士为首的专家医疗队提出的着力提高灾区伤员救治质量的四点意见,受到军委的高度重视。针对救灾官兵中出现多种疾病提出的三点建议,胡锦涛主席曾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待病人如亲人”是许多医院倡导的一个口号,也是对医生的一种要求。卢世璧认为,给病人喂饭,微笑服务,耐心周到,这些还只是对“仁术”的浅层理解。真正的“仁术”是用心为病人查找病因,让他们尽快康复。这其中既要了解病人的身体、心理状况,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病人的家庭、社会背景等内、外因素,做到“病人就在你心中。”

在汶川大地震中,在绵竹一家银行七层大楼倒塌的废墟里救出的一位年轻姑娘唐钰岚,双腿被严重挤压,刚一苏醒就握住他的手不停地喊着:“救救我吧!爷爷。与我一起压住的同事已经不在了,我还年轻,请您一定要保住我的腿啊!”

卢世璧流着泪紧紧地握着姑娘的手,下决心重新研究原定截肢的医疗方案,做出了“保肢治疗”的决定,就这样姑娘濒临残疾的腿竟奇迹般地保住了。


图中即为当年卢院士亲自救治并避免了截肢的姑娘唐钰岚,后来每年都来京看望心中的救命恩人卢爷爷,如今,她深爱的卢爷爷走了……

作为医生光有高超的医术还不够,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医德。卢世璧为成千上万的患者解除病痛,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社会各界名流,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作为一名国内外知名的骨科专家,对所有患者,他都一视同仁,耐心细致查看病情,热心安排治疗。

几十年来,他把自己的满腔热忱,都倾注在病人身上。每当看到患者健康地站起来,卢世璧的内心就会涌动着一种难以言状的幸福感。他常说,“能够改变患者的人生和命运是我最大的幸福。”从出院患者千恩万谢的话语中更体会到一名人民军医的崇高职责,激励着他向一例又一例顽症冲击。

多年前,一位家境不是很好的外地病人找到他时,脊柱已经弯曲的使人不能直立,卢院士认真为他查找病因,仔细制定手术方案,使他的身体恢复的非常好,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位病人一直和卢院士保持联系,一有一时间就过来专程看望卢院士。

卢世璧践行道德,廉洁行医。多年来,许多患者出于感激和敬意,经常给他送礼品、送红包、请吃饭,但每次都被他婉言拒绝。他始终恪守这样一个规矩,不接受病人的礼品,不收受病人的红包,不参加病人的吃请,不暗示个人的任何要求。他不但自己这样做,还倡导大家自觉去做,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全所上下形成了讲道德、重操守、尚清廉的良好风气。

胸怀博大,倾心育人,呕心沥血精心培育医学人才梯队

卢世璧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言传身教,培育新人,为军内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医学人才。

他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对每次教学授课,他都坚持亲自备课,从不因自己名气大、学术地位高而降低标准;每次教学查房,他都挑典型疑难的病例,组织大家进行讨论,不厌其烦地进行示范讲解。

对学生书写的病历、开列的医嘱,他都坚持一个一个地检查,一项一项地把关;对他们撰写的论文,提交的作业,都逐字逐句的修改,不错漏一个字,使学生心悦诚服,受益匪浅。

六十年代入伍的一位护士,只有初中文化水平,面对撰写论文不知如何下手,卢院士就一遍一遍帮助她修改论文,并告诉她撰写论文的方法,使她非常感动,现在这位当年的护士已经成长为一名副总护士长。

他精心培养、点石成金。卢世璧选人标准很高,不仅基础要扎实,而且要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光注重培养医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潜能。

一次,一位研究生由于实验进展不顺利而心灰意冷,不想继续做实验了。卢教授没有正面批评他,而是娓娓道来一个在美国西部淘金的故事开导他:科学研究也象淘金一样,虽然有时重要的发现就像挖出金矿石一样偶然,但这些偶然也存在于必然之中。有时再坚持一下,再前进一步,就有可能做出重要的发现。

这个故事让那位研究生终生不忘,他现在还记着老师的教诲:科研是意志的拼搏,是心灵的追求,绝不能浅尝辄止,绝不能急功近利。

他爱才育才,甘于人梯。积极鼓励学生超越前人,超越自己,遇有学习开会或学术交流,积极推荐学生参加;遇有论文发表或成果申报,总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后。学生们都深有感触地说,跟卢教授在一起,既能学到他的精湛医术,又能感受到他高尚的人格。

在他的带领下,经骨科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传承,学科实力不断跃升。1979年骨科成为首批“全军创伤骨科中心”,1981年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成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被批准为首批“全军骨科研究所”,同年被批准为“军队重点学科”及“全军重点实验室”,1996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被评为“全军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19年被确定为首个“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他坚持不懈将实践转化为理论,学术研究著作等身。他倡导并践行“科学问题来自于临床,科研成果服务于临床”的宗旨,从事骨科医学以来,一直站在学科前沿思索、探求、实践、创新,带领骨科实现了优秀人才辈出,促进了学科持续发展,引领了学科发展方向。

他发表论文500余篇,编著了以《骨科手术学》《实用骨科学》等为代表的20多部专著,主译《骨科标准技术丛书》和《坎贝尔手术学》。他上世纪90年代初主编的《手术学全集——矫形外科卷》,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国内骨科医生学习深造的必备丛书,至今仍是骨科领域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及高级研修人员千余名,均已成为全国各地骨科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奠定了我国骨外科事业的蓬勃发展的基础。

卢世璧同志1930年7月出生于北京,195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并留院工作,1958年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从事骨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成员、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创始人之一并任首届组长,倡导并促成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的成立。

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