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丨我国应完善国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

2020-05-21   文章来源: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刘璠    点击量:2950 我要说

编者按:

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让世界各国都实战检验了各自应对这种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这一机制完善与否,则直接决定防疫能力与成果。

目前,我国已取得这场抗疫战争的阶段性胜利,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应当如何完善国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以免重蹈覆辙?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刘璠教授提出四项建议。

刘璠代表建议:

1.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成立常设性国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

根据不同性质,明确核心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各相关部委办局,围绕应急处理原则,完善应急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建立高效、快捷、科学的处理程序,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迅速自动激活联动机制,立即启动紧急救援。

2.加强紧急救援卫生物资战略储备。

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从宏观层面确定战略储备物资生产单位、生产能力,应将此与油、气、电、粮食等视为同等战略物资生产与储备,举一反三,设计各种不同突发事件,保证医疗及全民的供应与需求。

3.按照国家及国际标准,严把抗疫防护物资质量关。

以口罩为例,其生产门槛不高、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容易出现不顾标准、以次充好、鱼目混珠、追求利润现象,以至遭到吐槽。

国家质量部门应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上述现象,应将其上升为直接关联性命高度,对于质优好品牌,应积极扶持,并追赶国际一流品牌,提供国人放心质优医疗防护用品,保障全民生命安全。

4.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演练作为各级政府主要职能之一。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必须在平时即由政府主导实施模拟演练,设计不同主题、不同范围,常抓不懈,并作为政府考核项目,由全民监督。

现有机制待完善之处:

一个国家是否具备合理、完善、常备不懈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是检验医疗体系是否健全、医疗救治能力是否强大、多系统多部门之间是否协调,以及检验政府是否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执政理念的试金石。

无论是2003年的SARS,还是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在中央领导下取得了抗疫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充分体现了我国各级政府一切为人民、生命至上的崇高执政理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及有效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令世人赞叹,令国人自豪!与此同时,应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冷静思考现有机制,仍有需不断改进与完善之处。

1.多部门相关、但核心牵头部门不明确。

政府中有多部门与此相关,如应急管理部、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中心、公安部、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甚至发改委等,一旦出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究竟哪个作为职能牵头核心单位迅速激活并立即启动多部门联动机制,尚不明确,仍存在各自为阵,容易造成顾此失彼。

2.紧急救援卫生物资战略储备不足。

疫情初期,面对大量患者,各种防疫物资、包括医用专业防护口罩、防护服、面罩、呼吸机、洗手消毒液、检测设施与装备以及民用防护物品十分短缺,给抗疫工作带来不便。

3.抗疫防护物资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到疫情中后期,防护用品生产潜能被充分调动,但其中不乏以次充好、鱼目混珠、追求利润、产品不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殊不知这些特殊产品决不等同于一般用品,性命悠关。

4.平时缺乏演练,未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常抓不懈。

大范围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往往存在不确定性、突发性、难处置性以及挑战性,这需要各级政府将此列入主要工作之一、常抓不懈,并定期举行各种主题、各种范围的全民演练,否则一旦发生,容易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刘璠代表坚信,不断完善建设国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会有效保障中华民族崛起。

作者简介:


刘璠

刘璠,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原副院长,现骨科行政主任。南京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医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11、12、13届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市13、14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担任第一届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副主委,国际内固定学会亚太组织发展委员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委、创伤骨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创伤委员会副主委、关节外科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国家卫计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骨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副主委,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常委,中国医促会骨病委员会常委及骨折与软组织修复学组副主委,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江苏省骨科医师协会会长,AO理事,AO国际讲师等职务。

任美国骨与关节杂志(JBJS中文版)、《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副主编;《医学参考报社骨科频道》副主编;《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骨科医学杂志》《关节成形外科杂志》等10余种杂志常务编委或编委;《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及多个中华系列杂志审稿人等。

近年来,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论著131篇,其中SCI论著39篇,主、参编(译)专著12本,主持国际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8项省部科技奖;获国家专利三项。迄今已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8名,硕士84名,在读博士2名,在读硕士10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