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的选择

2022-08-24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作者:骨科在线 点击量:3529 我要说

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有多种,如前侧入路、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等。对入路的选择应遵循尽量减少组织损伤的原则,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医师本人的临床经验,而对于某些特殊病例要视情况选择特定的入路。

1 后外侧入路

体位:健侧卧位,固定骨盆,以软垫等措施避免骨突部位压疮。会阴区以护皮膜等防水贴膜保护。消毒铺无菌巾单。

切口:切口起自大粗隆后上方,经大粗隆外侧向股骨外侧弧形切口,长度依手术需要决定。切开臀大肌肌膜,沿臀大肌纤维方向钝性分开,经大粗隆外侧切开阔筋膜,再沿股骨干纵轴向远端切开阔筋膜。沿大粗隆后缘切断外旋短肌群,注意保护外展肌群。切开关节囊,显露髋关节。

2 直接外侧入路

体位:体位摆放及消毒铺单同后外侧入路。

切口:以大转子为中心做外侧正中纵切口,依据患者情况选取约合适长度,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髂胫束,在臀中肌前上 1/3 处钝性分离肌间隙(应避免过度向近段显露而损伤臀上神经),切开臀中肌、臀小肌和股外侧肌。伸髋位外旋下肢,切开或切除的前、外侧关节囊,即可显露髋关节。

3 直接前方入路

直接前方入路通过肌间隙显露至髋关节,松解时应避免损伤短外旋肌群,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一般采取平卧位,术中更容易评估髋关节的稳定性和下肢长度差异。可根据术者经验使用或不使用牵引床,假体植入前建议进行透视确认。该入路对髋臼侧处理及假体植入比较直观,显露股骨相对困难,建议选择专用手术工具及短柄。

体位:患者仰卧于常规手术台上,臀部稍垫高,髂前上棘正对手术床折叠处(手术床适度反折可使髋关节处于过伸状态,这有助于股骨侧的显露与操作)。

切口与显露:切口起自髂前上棘远端约1cm并向外3cm处,远端指向腓骨小头延伸,切口长度大约在8~12cm,必要时可以延长切口:远端延长可增加股骨显露,近端延长可使得髋臼显露更彻底。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开阔筋膜张肌表面的筋膜层。避免损伤缝匠肌浅层的股外侧皮神经,纵向切开位于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间隙外侧约1cm的阔筋膜,沿着阔筋膜张肌纤维向下钝性分离,向外侧牵开阔筋膜肌纤维,向内侧牵开缝匠肌,显露覆盖于股直肌和股内侧肌之间的深层筋膜,仔细清除关节囊周围的脂肪组织,显露至前方关节囊。切开关节囊,或直接切除。注意旋股外侧血管分支的保护与结扎。松解下方关节囊至小转子水平。

直接前方入路易损伤股外侧皮神经损伤,且不适宜术中向近远端延长切口。同时还需要注意患者选择,腹部肥胖、腹股沟皱褶易合并皮炎及慢性细菌感染会导致切口愈合问题。一般对于BMI>30kg/m2或股骨侧需行转子下截骨或髋关节融合病例,不推荐常规使用该入路。

参考文献:髋膝关节置换术操作规范(2022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