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2010-02-02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我院为基层医院,由于条件受限,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多采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减压、植骨内固定。笔者就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8~58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8例,交通事故伤8例,塌方伤4例。损伤节段:T11 2例,T12 8例,L1 10例,L2 6例,L3 2例,T11~12及T12 L3跳跃性损伤各1例。按Denis分型:屈曲压缩型10例,爆裂型15例,屈曲旋转型2例,剪力型3例。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法:A级4例,B级6例,C级13例,D级5例,E级2例。手术时间为伤后的6 h~12天,平均为6天。AF固定12例,GSS固定8例,USS固定10例。均常规摄术前、术后X线片并CT扫描。

  1.2 治疗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或高位持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俯卧位,术前先通过脊柱后伸间接体位复位。常规后正中切口,暴露病椎上下各一节段椎体棘突及小关节突,确定椎弓根开口位置及进针点后,在C臂X线机透视下拧入椎弓根螺钉,安装椎弓根螺钉连接棒并进行复位[1],根据术前脊髓损伤的程度及影像学检查,选择性行椎板减压。用神经剥离子轻轻探查椎管前壁致压物,并用“L”形器械将凸入的椎体后缘骨折块复位,而后取髂骨条行横突间及关节突间植骨(图1)。

  图1 影像学情况

  2 结果

  本组术后均摄患椎正侧位X线片,脊柱后凸畸形均消失,椎体高度完全恢复者27例,占90%。恢复90%者2例,占6.7%。恢复90%以下者1例,占3.3%。30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3个月~3年,平均为19个月。术后神经功能29例有1~3级恢复,本组发生术中定位错误1例,摄X线片后及时给予调整。术后脑脊液漏1例,经保守治疗愈合。术后5个月发生断钉1例,经保守治疗3个月后取除内固定后治疗痊愈,无神经根及脊髓损伤者。

  3 讨论

  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通过纵向撑开作用,恢复椎体的高度,同时也由于后纵韧带的紧张而使突入椎管的骨块复位,达到“清理”的作用[2],这样不仅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而且及早解决了骨块对脊髓与马尾神经的压迫,为脊髓、马尾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能够有效地防止后期腰痛及椎管狭窄症状[3],可早日下地活动及重返工作岗位等,因此,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疗效满意,并且该固定入路简单,技术成熟,创伤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4]。

【参考文献】
    1 葛宝丰,卢世璧.手术学全集:矫形外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666-1669.

  2 Boss N,Webb JK.Pedicle screw fixatin in spinal disorders:a european view.Eur Spine,1997,6(1):2-5.

  3 黄晓华,张中明,王才成,等.A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临床骨科杂志,2005,8(3):282-283.

  4 刘瑾,刘新成,黄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断钉及弯曲松动原因分析.临床骨科杂志,2005,8(5):420-42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