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感染性骨不愈合16例报告

2007-04-17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482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感染性骨不愈合的外科治疗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骨外固定技术的发展,对感染性骨不愈合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我科自2000年6 月―2003年5月,共收治感染性骨不愈合患者16例。采用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创面修复、骨外固定治疗,使感染得到控制、伤口闭合、骨愈合。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4-59岁,平均32岁。病史8-38月,平均 17月。发病部位:股骨 5例,胫腓骨9例,肱骨2例。病因分析:11例是开放性骨折感染所致,5例是闭合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入院前已做一次手术者9例,两次以上者7例。入院时内固定钢板断裂者2例,有骨外露或窦道者7例,9例有不稳定性瘢痕及局部浅表组织红肿等感染征象。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伸屈功能受限。
2 治疗方法
    全组病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彻底清创,取出内固定寄留物,清除炎性肉芽、坏死组织及死骨,清理骨折断端,再通髓腔,骨折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缺损,骨缺损最大者约3x5cm。创面先用庆大霉素或根据术前药敏实验而选择敏感抗生素液局部浸泡5-10分钟后,将骨折重新对位,选用组合式外固定器内固定,穿针部位须离骨折端至少 3 cm,距关节较近者可行超关节固定,再依据骨缺损大小,切取自体骼骨块修整为适当长度和形状做髓内支撑植骨,周围填以松质骨条。经检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植骨稳定后,将组合式外固定器加压固定。减张缝合或局部皮瓣转移加游离植皮闭合伤口,创腔内置负压引流管。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治疗。
3 结果
    全部骨折均获良好复位,感染控制,13例伤口一期愈合,3例出现窦道重新开放,并有少量分泌物,经局部换药3--5周后闭合。所有病例均达骨性愈合,平均13周。全组病例随访9月--27月,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感染复发。
4 讨论
    感染性骨不愈合病变复杂、顽固,治疗困难。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骨科领域中的难
治之症。随着对其病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人及反复的临床实践, 感染性骨不愈合的治愈率也在不断提高。以往的传统分期治疗方法,分期清除病灶,窦道切除,打通髓腔,适当咬除硬化骨,修整骨断端,减张闭合伤口或伤口充填开放,石膏外固定,手术次数多,治疗过程长,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过重。因此,理想的治疗方案应当是兼顾控制感染、消除创面、骨折固定,保证肢体的长度均衡和良好功能。为此,我们通过应用有效骨折固定、清除病灶、修复创面、骨缺损植骨等一系列措施,使16例感染性骨不愈合患者均达到消除感染,伤口和骨折愈合,并保证了肢体长度的均衡,功能恢复良好,即使有伤口部分裂开也可经短期换药治愈,从而简化了治疗程序,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
感染骨折中存在骨折断端的异常活动,可刺激局部炎性渗出充血水肿,使感染灶集中在骨折端处并造成破坏,使感染难以控制。所以选择合理有效的骨折固定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李起鸿等[1]将骨外固定应用于骨不连与骨缺损的治疗,使骨不连,尤其是感染性骨不愈合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组合式外固定器是以三维结构固定,固定稳定,穿针随意,手术操作简单。其早期具有牢固的固定作用,后期可以通过断端加压和减少螺纹针以达到弹性固定作用,并且固定针远离感染灶,避免异物刺激,更利于骨折的愈合及重塑。关于感染病灶内植骨,最早由Monton于1944年倡导,近年来相继有成功经验报道[2] [3]。本组骨缺损最大者约3x5cm,经切取大块自体骼骨依骨缺损长度修成与缺损区相适应的形状,做髓内镶嵌支撑植骨,恢复肢体长度,周围再用松质骨条填充,外固定架加压固定,从而达到植骨块稳定,促进了骨折的愈合,同时免除了因肢体短缩而施行的一期或二期肢体延长术。本组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加压固定,骨折端接触稳定可靠,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和下床活动,除术前已存在的部分关节活动受限尚未完全纠正外,肢体功能恢复基本正常。可见,该方法简单、有效,一期植骨避免肢体短缩,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感染性骨不愈合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参 考 文 献
1李起鸿等 下肢短缩伴骨不连与骨缺损患者的加压外固定与肢体延长治疗 中华外科杂志,1990,28:161 163. 
2张双喜等 感染性骨不愈合的治疗 中华骨科杂志,1999,08:474-476。
3赵德田,王捷,刘瑞波 慢性骨髓炎骨缺损的治疗 中华骨科杂志,1986,6:447-45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