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2011 重视基础与临床结合,加快转化医学发展

2011-12-09 文章作者:shenjie 点击量:2782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日月如梭,时光似箭。

    从2006年中华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国际CORS学术大会开始,骨科基础科学会议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昭示着我国骨科基础研究水平正稳步发展。即将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国际CORS学术大会将向世界示以崭新的面貌,会议不再独立出来提前1天举行,而是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会场同时与整个大会同步举行两天半时间,届时将有更多的国内外学者走上讲台,展示和交流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骨科学界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预示着我国骨科基础研究水平正逐步与国际骨科学界接轨!

    通过参加本次COA大会基础学组审稿会,本次CORS学术大会稿件内容主要集中在骨科基础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上,比如:生物工程技术、干细胞研究、组织工程材料、生物力学分析、骨关节与脊柱退变的基础研究、解剖学基础研究以及动物模型制作等方面;同时,我们可喜地看到近两成稿件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一些新兴的发展方向,如:力学生物学及力学信号转导、骨科流行病学、骨关节发育生物学、骨科疾病遗传学、影像学在骨科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等领域。由此可见,研究内容几乎涉及骨科基础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

    成绩固然可喜,但我们也留意到,多数基础研究停留在“为学术而学术”的层面,基础与临床脱节现象严重。许多研究是在单一的科研单位内完成,研究成果一经发表就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了。有些研究虽然是在联合多学科的通力合作基础上完成的,但是研究成果、专利难觅伯乐和有实力的投资机构,导致研究成果迟迟不能应用于临床,研究们者只能发出“知音难求”的哀叹!

    如此种种,我们不得不反思:基础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服务临床,造福人类才是基础研究的终极目标!

   科学的反思促成了转化医学的到来!

    转化医学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近年来医学界最炙手可热的前沿领域之一。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Elias Zerhouni的文章在Science上发表后,掀起了国际上对转化医学的高度重视,J Transl Med, Sci Transl Med、Am J Translres等转化医学专业杂志相应出现,很多知名杂志辟出转化医学专栏,仅Pubmed收录转化医学的学术论文就有7万篇左右。欧美众多名校和科研机构纷纷建立了进行转化研究的医学中心或医学转化中心。

哪么什么是转化医学?戴尅戎院士等对转化医学的定义和内涵作了合理的概括。转化医学主要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应用间的双向转化过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应用之间的桥梁,是循环式的科学体系。即基础研究的新成果及时转化到临床应用领域( 包括医疗、预防、护理等多个方面) ,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先进的措施和方法( bench to bedside) ,并在临床应用中及时反馈、修正,再进一步转入相对领域深入研究( bedside to bench) 的不断转化、提升,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转化医学的实现需要有综合性转化医学团队共同完成。这一团队由转化医学中心或转化型研究机构、医院、预防与保健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医药企业等系统化的综合构成。广义上讲,转化型研究主要指基础研究与应用领域的双向转化过程的相关研究。转化型研究应用于医学领域就产生了转化医学。

    “架起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之间的桥梁”是对转化医学的形象比喻。它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因此转化医学研究主张打破以往研究课题组学科单一、合作有限的模式,强调多学科组成课题攻关小组,团结协作、发挥各自优势。

    根据2010 年“香山会议(S13)”精神,对照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间防治重大疾病、控制健康危险因素的目标,结合目前国内转化医学发展现状,提出应该从推广转化医学理念、搭建平台、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和运行机制、促进研究成果向卫生政策转化、注重“创新”理念的贯穿和原创性中医药理论和药物的研究等方面加强推进力度,以促进转化医学在国内的发展。

    转化医学研究在发达国家已经初具规模,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我国各地医学院与理工科院校的合并以及综合性大学的建立间接促进了生物学、心理学、理学、机械学、材料学等与医学的沟通和联系,便于形成研究团队,给转化医学中心的建立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机遇。目前已成立各级转化医学研究平台30多个。很多大学、科研机构、医院和生物医药公司之间开展合作,开展转化医学相关研究,专门的转化医学中心也已经开始建立。

尽管如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转化医学是一个新概念,它的发展、完善会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集中优势项目、建成大平台,不能遍地开花、重复建设,对有前景的项目给予有重点、有阶段、有层次的扶植和培养。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各级科研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群策群力、发挥聪明才智、付出辛勤劳动才能有所突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