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修补术的解剖与等距特性研究
2011-12-27 文章作者:shenjie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谢秉局, 王伟良, 刘良乐, 杨国敬, 张力成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骨科
目的 研究跟腱周围软组织血供,为临床跟腱断裂修补术术式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进行适当生物力学研究。
方法 取10具正常成人新鲜踝关节标本,在跟腱止点上选前、后、中、近、远十个测试点,用细软钢丝将各点与胫骨后方中点相连,用百分表测量踝关节 30°~ 120°活动范围内各钢丝关节内长度的变化。然后,在10具经股动脉灌注氧化铅、明胶混合物成人标本上,对跟腱周围软组织血供进行解剖观测,并在标本上进行模拟术式设计。
结果 比较各点的钢丝在关节长度变化发现,相同测试点在不同角度所得钢丝长度平均变化值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角度不同测试点所得数据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跟骨结节上缘的中点、和下缘的中点,这两点长度的最大值均不超过2mm。跟腱被覆区的血液供应分3区:中央区、内侧区和外侧区。跟腱外侧区由腓动脉返支或腓动脉返支分出的3~4个穿支供应,穿支直径约(0.9 ±0.1) mm,到达跟腱外侧面腱旁。跟腱内侧区血供来自胫后动脉,此动脉分出3~4个穿动脉,直径约(110 ±012) mm,到达跟腱前内侧腱旁组织。内、外侧区血液供应丰富,而跟腱中央区皮下组织血液供应较少。
结论 在跟腱重建中,应以其跟骨结节上缘的中点(即近测试点)为中心钻孔;或以下缘的中点为中心钻孔建立骨隧道。跟腱开放性修补术应避免从跟腱正中线切口入路(中央区) ,而采用正中线旁侧切口入路,这样能有效地降低跟腱修复术术后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