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历时3年攻关,骨质疏松有望"药到病除"

2012-02-29 文章来源:中国日报 点击量:1614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我国港、深、京三地科学家对骨质疏松症治疗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

 该成果已由1月30日最新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杂志在线发表。

 

   中国科学家历时3年攻关,在骨质疏松症预防治疗方面取得世界级突破性成果。他们研制成功一种能够特异性携带任何具有成骨潜能的小核酸到达骨形成部位的靶向递送系统,经过动物实验证实,这种递送系统能够高效而安全地促进携带的成骨小核酸逆转骨质疏松,为骨质疏松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与核酸药物研发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经香港、北京、深圳军地专家历时3年联手攻关,我国在治疗世界性医学难题骨质疏松症研究方面近日取得重大突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疾病,2008年我国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有6944万人患有这一病症,还有约2.1亿人骨量偏低。同年,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全新蛋白质。

形象地说,军事医学科学院找到了导致骨质疏松症的致病“元凶”,并研制出消灭“元凶”的核酸药物,香港中文大学和浸会大学提供了递送药物的“导航”系统,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验证了该药物对这一病症的治疗效果。

新研制干扰核酸

能够治疗骨质疏松

   另据中广网报道,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告诉记者,这是该重点实验室继2011年张学敏院士课题组之后发表的第二篇《自然-医学》论文,它不仅是一项典型的跨地合作研究,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转化医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浸会大学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港、深、京三地的科研人员强强联手、联合攻关,分别从实验医学、合成生物学、生物高技术等学科方向开展交叉、合作、转化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可谓是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这项成果的完成,内地与香港谁也离不开谁,“CKIP-1干扰核酸”可以比喻为“导弹”,它对骨形成抑制基因CKIP-1具有特异而有效的杀伤效果,能够治疗骨质疏松;“靶向递送系统〔(DSS)6多肽和脂质体融合系统〕”就像“制导系统”,它可以实现对骨组织的“精确打击”,而不会影响其他组织器官。

可防护老年人、航天员骨丢失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老年人口数量居于全球首位。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2008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此外,还有约2.1亿人骨量偏低。

   成年人在骨发育成熟以后,通过骨吸收与骨形成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来维持骨的新陈代谢。随着人体衰老,骨形成能力下降,不能够弥补被吸收的骨,造成骨丢失,出现骨质疏松以及骨折并发症。现有的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骨吸收来延缓骨丢失,但已经流失的骨量却无法补回。这项研究成果向解决骨质疏松治疗中已流失的骨量无法补回的医学难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前我国空间站建设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国际上已有的经验表明,航天员在外太空的长期驻留必然会引起骨丢失,但其防治为世纪性难题。这项研究成果对于开展航天员骨丢失的医学防护以及救治也很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