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治专题研讨会专家邀请函及通知

2007-04-06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我要说

尊敬的        教授:
     您好!
     关于“肱骨髁上骨折”如何治疗及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预防问题,一方面,现有教材与参考书大多把“5P”作为缺血性肌挛缩的早期征象。但实际临床工作中,脉搏消失极少出现,而感觉与运动麻木及麻痹都属晚期表现,因此临床上很难早期发现。另一方面,关于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在书本上均强调牵拉患肢后,过度(90°~120°)屈肘位固定,这无疑又诱发血循危象的产生,这类患儿在复位固定后,往往回家观察,虽然再三嘱咐家属严密观察“5P”的情况,但连专科医生都难以判断“5P”,家属就更难判断,常常造成患儿再次来院复查时缺血性肌挛缩已进入晚期,治疗效果极差,因此我们有责任规范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在王正国院士与顾玉东院士的积极倡导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与创伤分会、手外科分会拟在网上(http://www.orthonline.com.cn)进行“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治”的专题研讨,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    如何早期诊断缺血性肌挛缩?
     2.    如何正确处理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
    包括:(1)是闭合复位石膏固定、还是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
             (2)肘关节固定位置是>90°,还是<90°;
            (3)处理后是留院医护严密观察,还是回家家属观察。
      鉴于您在此领域的学术地位及威望,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作为“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治”讨论组的专家委员,衷心地希望您能接受我们的邀请。
       如您能接受我们的邀请,请直接登陆“骨科网”(http://www.orthonline.com.cn),网上注册后即可参加讨论,所提出观点要求有权威性出处,并加以标注。为方便中华骨科学分会专家发表自己意见,骨科网已经提前对部分中华骨科学分会专家进行了网络注册,请在登陆界面直接输入您姓名的汉语拼音,密码统一为123456进行登陆后发表您的评论;如无法登陆,请将您的个人简历email到orthservice@163.com,由骨科网帮您注册.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邱贵兴
 
 
                                      2007年4月5日星期四于北京
 
 
编后:
    在学会分会和众多专家支持下,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姜保国教授和南方医院的裴国献教授率先针对肱骨髁上骨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把两位教授的见解整理如下,与大家共享.欢迎更多专家教授对此发表您的意见.
 
会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