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称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还不容乐观

2012-06-08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量:872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新闻背景】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因其成分复杂,发生不良反应事件,引发公众的信任危机。

  日前召开的2012年中药注射剂风险控制专题座谈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中医专家和中药企业代表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中药注射剂是高危品种吗?安全性再评价是否苛刻?临床使用如何保障其安全性?

  【核心结论】

  结论一:

  3年来,没发生过特别严重的质量事故,但安全性还不容乐观。

  结论二:

  应制定合理、完善及渐进的产业政策,使中药注射剂能够逐步淘汰落后的品种,提高市场准入标准。

  结论三:

  过去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80%甚至90%都是源于不合理使用。应该经常修订说明书,提醒临床医生注意合理使用。

  一问 中药注射剂安全吗?

  2011年,全国共接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5万份,比2010年的69万份增长23%。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评价中心副主任杜晓曦分析说,84%的不良反应报告来自化学药,15%多是中药。相关报告里,化学药与中药连续3年都是这样的比例。注射剂在84%的化学药中占58%,在中药中占49%。总的来说,注射剂剂型比非注射剂型的风险要高。

  杜晓曦说,2011年,收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65000多份,增长了35%。其中严重报告增长34%,死亡报告基本持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不容乐观。

  中药注射剂在我国已经有70年的应用历史,在心脑血管、抗肿瘤等疾病领域疗效显著,被医院广泛使用。目前,我国中药注射剂共计141个品种,400多家生产企业生产。2006年“鱼  腥草注射剂事件”之后,国家对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9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下发《关于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再评价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生产及质量控制环节的风险排查切实控制中药注射剂安全隐患。

  国家药监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副司长颜敏说,“3年来,中药注射剂整体的安全性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没有发生特别严重的质量事故,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说,出现不良反应不可怕,需要认真分析其属于哪一类。例如,丹红注射液在俄罗斯做临床,说不良反应率达到20%。病人用药后打嗝儿,他也说是不良反应,其实病人打完嗝很舒服。患者脸发烧面红,这种药效作用带来的反应,完全是可知的、允许存在的,他也说是不良反应。

  张伯礼说,“中药很多是类过敏反应,不是真正的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能不能早期诊断?类过敏反应能不能预知?类过敏反应的物质是什么?类过敏反应体内的病体过程是什么?我们中药所将成立一个团队,专门针对中药注射剂的类过敏反应,真正把这个问题研究透。”

  二问 不良反应如何减少?

  3年来,国家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中药注射剂开展的检查达3000多次,742个批准文号处于停产状态,基本上占总数的一半,一些无法控制风险的生产企业主动停止生产。

  颜敏介绍,目前,将近有100家中药注射剂的企业停了,有30多个品种没有生产企业生产。撤销了人参茎叶总皂苷注射液和炎毒清注射液批准证明文件,淘汰了这2个药品。今年计划再淘汰11个品种,涉及22个生产企业,目前正在论证中。

  13个新的中药注射剂标准去年公布。颜敏说,鱼腥草注射液标准近期发布。通过全面标准的提高,应该说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可控性和经济性都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

  “很多人提出,对中药注射剂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专家认为,这种严格管理,最终来说受惠的是企业,是老百姓。

  杜晓曦指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多种因素有关,引发不良反应发生。中药中所含的成分过于复杂,单味中药材中化学成分从几十种到几百种不等,难以分离、提纯,仅依靠目前所拥有的技术手段,还不能完全弄清其中的有效和有害成分。

  部分企业代表呼吁,对中药注射剂推行“提高与淘汰”并重管理模式。实行“优质优价”评审,对获评的企业和品种,由药品监管部门公布其执行的质量标准,并按这一标准进行监管,未能达标的品种,取消其“优质优价”资格,让质量更优的品种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在总体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专家表示,中药注射剂是中药剂型的突破性创新。应制定合理、完善及渐进的产业政策,使中药注射剂能够逐步淘汰落后的品种,提高市场准入标准,鼓励采用高新技术手段,消除安全隐患,实现中药现代化,增强中药国际竞争力。

  三问 临床使用应注意啥?

  中药注射剂含杂质较多,其引发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 主要包括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输液反应等。有数据显示,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合并用药的占25%。

  如何使用中药注射剂才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呢?

  “过去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80%甚至90%都是源于不合理使用。”张伯礼说,现在不合理使用大大减少,但是在基层,特别在农村还有好几个药放在一起用。真正合理用药后,不良反应率大大降低。

  杜晓曦介绍说,中药注射剂加强安全监管,可借鉴国际经验。在日本,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有监测制度、再审核制度和再评价制度,80%以上的处方需要被监测。在英国,有黄卡制度和绿卡制度,还有药品公开出版物专门报告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美国的监测体系有自愿报告和强制报告体系,在临床上不断对各品种进行临床不良反应监测。

  “实际上,说明书就是一个防火墙,保护了企业,保护了医生,也保护老百姓。”张伯礼表示,要加强中药注射剂风险控制,除了开展临床不良反应研究外,修改和完善药品说明书也是重要环节。普遍展开安全性再评价后,要把所有的结果落在说明书上。应该经常修订说明书,发现新的问题,随时修订上来,提醒临床医生注意合理使用。

  目前,国家药监局正组织对双黄连、参麦、鱼腥草、鱼金注射液等开展综合性的评价,将根据评价结果完善提高其工艺和质量标准,修改完善其说明书。

  专家强调,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按照规定的浓度配液,不要随意加大剂量。中药注射剂不宜与西药同时使用,以免两者之间容易发生配伍禁忌,产生不良反应。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加强用药监护和应急抢救准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