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标准专家共识会在大连召开

2012-07-23 文章作者:liangdongdong 点击量:2898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股骨头坏死的诊疗长期缺乏统一标准。除了目前较成熟的关节置换以外,髓芯减压术、骨移植等“保头”疗法究竟适合那些患者?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为此,今年3月,在大连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科显微外科(修复)学组、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中华骨科杂志》、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举办了“股骨头坏死高峰论坛”。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科显微外科(修复)学组组长、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赵德伟教授主持此次论坛,并组织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科显微外科(修复)学组推出了《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标准专家共识》2012版。

参与本次现场研讨会的专家有(按姓氏笔画顺序):王坤正  史占军  刘  强  李子荣  李静东  张长青  何  伟  余楠生  陈继营 陈卫衡  沈计荣  赵德伟  胡永成  翁习生  徐达传  秦  岭  黄文华;书面讨论专家(按姓氏笔画顺序)有:王  岩  王义生(河南)  杨述华  喻爱喜

 

赵德伟教授主持大会

 

专家合影

 

现场专家积极讨论

      附: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标准专家共识(2012年版)

Chinese expert's consensus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steonecrosis of thefemoral hesd in adult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显微修复学组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 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VNFH)是骨科常见病。2006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和《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骨坏死专家拟订了《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建议》,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股骨头坏死诊断、治疗及评定方法。20123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显微修复学组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组织相关专业专家对《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建议》进行了讨论、修改和补充,推出《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标准专家共识》(2012年版)。
    一、概述

国际骨循环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 , ARCO)及美国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AAOS)的股骨头坏死(ONFH)定义:ONFH系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引起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1]

ONFH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后者在我国的主要病因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酗酒、减压病、镰状细胞贫血和特发性等[2-4]

二、诊断标准
    参照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会(Japanese Investigation Committee, JIC)和Mont提出的诊断标准[5,6],制定我国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臀部和大腿部位为主的关节痛,偶尔伴有膝关节疼痛,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活动受限,常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以及潜水等职业史;

(二)X线片改变:股骨头坏死早期股骨头出现密度增高(硬化)和透光区(囊变);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典型的新月征;晚期可出现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变窄和严重的骨关节改变,常见髋臼出现硬化和囊变;

(三)CT扫描改变:股骨头内可见硬化带包绕坏死骨、修复骨,或软骨下骨断裂;

(四)MRI 征象:坏死区T1WI显示带状低信号或T2WI显示双线征;

(五)核素骨扫描:坏死早期呈灌注缺损(冷区);病情进一步发展,热区中有冷区即“面包圈样”改变;

(六)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骨髓坏死。
     专家建议: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标准即可确诊。除(一)、(五)外,符合(二)、(三)、(四)、(六)中的一条即可诊断。

三、鉴别诊断
  对具有类似临床症状、影像学表象的疾患,应作出鉴别(表1)。

 

表1  与股骨头坏死具有类似临床症状、影像学表象的疾病

病种

好发年龄

好发性别

诱因

单侧或双侧

累及髋臼

鉴别要点

中、晚期髋关节骨关节炎

中老年

男女无差异

退行性变

双侧

CT表现为硬化并有囊性变,MRI改变以低信号为主。

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

儿童及青年

女性

遗传因素

双侧

X线示:股骨头包裹不全;关节间隙变窄、消失;骨硬化、囊变。

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

青少年

男性

遗传、环境

双侧

HLA-B27阳性,股骨头保持圆形,但关节间隙变窄、消失甚至融合。

类风湿关节炎

中老年

女性

未明

双侧

X线示:股骨头保持圆形,但关节间隙变窄、消失。常见股骨头关节面及髋臼骨侵蚀。

股骨头内软骨母细胞瘤

儿童晚期或青少年期

男性

未明

单侧

MRI 表象T2WI呈片状高信号,CT扫描呈不规则的溶骨破坏。

骨纤维结构不良累及股骨头

儿童及青年

女性

未明

单侧

X线表象为股骨近端牧羊人手杖畸形。

暂时性骨质疏松症

中青年

男女无差异

单侧

MRI可见T1WI均匀低信号,T2WI高信号,范围可至股骨颈及转子部,无带状低信号

软骨下不全骨折

老年

女性

骨质疏松

单侧

X线片示股骨头外上部稍变扁,MRIT1T2加权相显示软骨下低信号线,周围骨髓水肿,T2抑脂相显示片状高信号。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青壮年

男女无差异

单侧

CTX线摄片可显示股骨头、颈或髋臼皮质骨侵蚀,关节间隙轻、中度变窄。MRI示广泛滑膜肥厚,低或中度信号均匀分布。

骨梗死

未明

双侧

MRI表现:T2WI呈高信号,边缘呈长T1、长T2信号


    (一)中、晚期髋关节骨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透明软骨的退行性变、软骨软化、糜烂等引起,多累及双侧髋关节,常引起髋关节刺痛。当关节间隙变窄,出现软骨下囊性变时可能会混淆,但其CT表现为硬化并有囊性变,MRI改变以低信号为主,可据此鉴别。

(二)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该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年,女性常见,多累及双侧,X线示:股骨头包裹不全;关节间隙变窄、消失;骨硬化、囊变。髋臼对应区出现类似改变,容易鉴别。

(三)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常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为双侧骶髂关节受累,其特点多为HLA-B27阳性,股骨头保持圆形,但关节间隙变窄、消失甚至融合,易鉴别。部分患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合并ONFH,股骨头可出现塌陷但往往不重。

(四)类风湿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多累及双侧,X线示:股骨头保持圆形,但关节间隙变窄、消失。常见股骨头关节面及髋臼骨侵蚀,易鉴别。

(五)股骨头内软骨母细胞瘤:通常于儿童晚期或青少年期发病,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率为23:1。好发于长骨的骨骺和骨突,单侧发病。 MRI 表象T2WI呈片状高信号,CT扫描呈不规则的溶骨破坏[7]

(六)骨纤维结构不良累及股骨头:该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年,女性较常见,是一种病因不明、缓慢进展的自限性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好发于四肢长骨,常累及单侧肢体的多数骨,典型X线表象为股骨近端“牧羊人手杖”畸形。

(七)暂时性骨质疏松症(ITOH):可见于中青年,常一侧发病。无明显诱因的髋关节暂时疼痛。X线片示股骨头、颈甚至转子部骨量减少。MRI可见T1WI均匀低信号,T2WI高信号,范围可至股骨颈及转子部,无带状低信号,可与ONFH鉴别[8]。病灶可在312个月内消散。
    (八)软骨下不全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女性多见,常单侧发病,无明显外伤史,表现突然发作的髋部疼痛,不能行走,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示股骨头外上部稍变扁,MRIT1T2加权相显示软骨下低信号线,周围骨髓水肿,T2抑脂相显示片状高信号[8]
    (九)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好发于2~40岁的青壮年,多为单关节发病,男女无明显差别。累及髋关节的特点为:髋部轻中度痛伴有跛行,早、中期关节活动轻度受限。CTX线摄片可显示股骨头、颈或髋臼皮质骨侵蚀,关节间隙轻、中度变窄。MRI示广泛滑膜肥厚,低或中度信号均匀分布。

(十)骨梗死:该病流行病学不详,常为双侧发病,发生在长骨骨干的骨坏死不同时期其影像学表现不同,其MRI表现分别为:(1)急性期:病变中心T1WI呈与正常骨髓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缘呈长T1、长T2信号;(2)亚急性期:病变中心T1WI呈与正常骨髓相似或略低信号,T2WI呈与正常骨髓相似或略高信号,边缘呈长T1 、长T2 信号;(3)慢性期:T1WI T2WI 均呈低信号。

四、分期

股骨头坏死一经确诊,则应做出分期,以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准确判断预后。专家建议主要采用ARCO分期[9],参考Steinberg分期[10]Ficat分期[11],将股骨头坏死分为早期(ARCO 0期~Ⅰ期),中期(ARCO Ⅱ期~b期)晚期(ARCO c期)。

五、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较多,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分期、坏死体积、关节功能以及患者年龄、职业及对保存关节治疗的依从性等因素。
    (一)非手术治疗

主要应用于股骨头坏死早期患者。
    1. 保护性负重:使用双拐可有效减少疼痛,但不提倡使用轮椅[1]
    2.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低分子肝素、氨基二膦酸盐等有一定疗效,扩血管药物也有一定疗效[12]

3. 中医治疗: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13],遵循“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基本原则,强调早期诊断、病证结合、早期规范治疗。对高危人群及早期无疼痛患者采用活血化瘀为主[14]、辅以祛痰化湿[15]、补肾健骨[16]等中药,具有促进坏死修复、预防塌陷的作用;对于早期出现疼痛等症状的股骨头坏死,在保护性负重基础上,应用活血化瘀、利水化湿中药,能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对于中晚期股骨头坏死,配合外科修复手术,能提高手术效果。
    4. 物理治疗:包括体外震波、高频电场、高压氧、磁疗等,对缓解疼痛和促进骨修复有益[17]

5. 制动与适当牵引: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早、中期的病例。

(二)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治疗

由于股骨头坏死进展较快、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保留患者自身股骨头为主的修复、重建手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两大类。保留股骨头手术包括髓芯减压术、骨移植术、截骨术、带或不带血运的骨移植术等[17],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早(ARCO 0期~Ⅰ期)、中期(ARCO Ⅱ期~b期)患者,坏死体积在15%以上的ONFH患者。如果方法适当,可避免或推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1. 股骨头髓芯减压术:髓芯减压术历史久,疗效肯定。目前可分为细针钻孔减压术和粗通道髓芯减压术。其区别主要在于减压通道的直径不同[17,18],细针钻孔减压术的孔道直径为3 mm3.5 mm4 mm;粗通道髓芯减压术的孔道直径为6 mm以上。专家建议采用细针(直径约3 mm左右),在透视引导下多处钻孔。可配合植入材料[19-21]。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或浓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目前属于卫生部部管的三类医疗技术,国内没有广泛开展。基于目前国内部分单位临床应用均有较好的效果[22,23],专家建议应建立多中心大样本的长期随访报告制度后谨慎应用。
    2. 不带血运骨移植术:应用较多的有经股骨转子减压植骨术、经股骨头颈灯泡状减压植骨术等。植骨方法包括压紧植骨、支撑植骨等。应用的植骨材料包括自体皮松质骨、异体骨、骨替代材料。
    3. 截骨术:将坏死区移出股骨头负重区。应用于临床的截骨术包括内翻或外翻截骨、经股骨转子旋转截骨术等。截骨术以不改建股骨髓腔为原则[24]

4. 带血运自体骨移植:自体骨移植可分为髋周骨瓣移植及腓骨移植。髋关节周围带血管蒂骨瓣的选择有多种:(1)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膜)瓣转移术[25](2)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术[26](3)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大转子骨瓣转移术[27](4)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膜)瓣转移术;(5)整个股骨头甚至部分股骨颈都受到累及,可以横支大转子骨瓣联合升支髂骨(膜)瓣再造股骨头(颈)[28];(6)髋关节后方入路的旋股内侧血管深支大转子骨瓣、臀上血管深上支髂骨瓣等;(7)带股方肌蒂骨瓣(柱)[29-31]。髋周带血管蒂骨瓣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手术方法容易掌握,推荐使用。为增加股骨头内的强力支撑,在应用髋周带血管蒂骨瓣时可联合植入钽金属棒,可有效避免术后股骨头塌陷,此方法中短期疗效佳,长期疗效有待确定[32,33]。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的手术效果目前也较为肯定[34,35]。应用带血运自体骨移植,疗效佳,推荐使用。各种不同血管蒂骨瓣的选择可根据他们的优缺点、术者的熟练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36]

5. 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头一旦塌陷较重(ARCO c期、Ⅳ期),出现关节功能严重丧失或疼痛较重,应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37]。一般认为,非骨水泥型或混合型假体的中、长期疗效优于骨水泥型假体。股骨头坏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有别于其他疾病的关节置换术,要注意一些相关问题:(1)患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有基础病需继续治疗,故感染率升高;(2)长期不负重、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假体易穿入髋臼;(3)曾行保留股骨头手术,会带来各种技术困难;(4)激素性ONFH、酒精性ONFH不仅仅是股骨头的病变,其周围即全身骨质也已受损。所以,激素性ONFH、酒精性ONFH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长期效果,可能不如骨关节炎或创伤性ONFH

六、治疗方案选择的原则

选择治疗方案应根据坏死的分期、患者年龄、患者对保留关节治疗的依从性等全面考虑。专家建议如下:

(一)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选择

对于非创伤性ONFH病例,如果一侧确诊,对侧应高度怀疑,宜行双侧MRI检查,建议每36个月随访。

无症状的ONFH治疗建议对坏死体积大(>30%)、坏死位于负重区的ONFH应积极治疗,不应等待症状出现。建议髓芯减压术或非手术治疗手段联合应用。

    ARCO Ⅰ期:如果属于无症状、非负重区、坏死体积<15%,可严密观察,定期随访;有症状或坏死体积>15%者,应积极进行下肢牵引及药物等非手术治疗,也可行保留关节手术治疗,建议采用髓芯减压术(干细胞移植或浓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

ARCO Ⅱ期:股骨头尚未塌陷的病例,建议采用髓芯减压术(干细胞移植或浓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带血运自体骨移植术、不带血运的骨移植术(15%<坏死体积<30%)。

ARCO ab :建议采用各种带血运自体骨移植术。

ARCO c期:ONFH病例中,如果症状轻、年龄小,可选择保留关节手术,建议采用带血管自体骨骨移植(如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联合髂骨移植等);股骨头严重塌陷者建议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保留股骨头手术常常可以应用几种术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术式,建议联合应用,如髓芯减压术配合骨瓣移植。非手术治疗也应在综合治疗范围内。

(二)年龄因素与治疗方案的选择

    青壮年 ONFH病例,由于患者活动量较大,应选择即能保头又不至于对可能进行的人工关节置换术造成不利影响的治疗方案。建议采用:髓芯减压术(干细胞移植)、带血运自体骨移植术,不带血运的骨移植术(15%<坏死体积<30%)。

中年ONFH病例,如果处于ONFH较早期阶段(无塌陷)应尽最大努力保头,如髓芯减压术、带或不带血运骨移植术;如果处于ONFH中晚期,应结合患者主观愿望及技术条件选择保头治疗或人工关节置换术。当决定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时,术前假体选择应充分考虑二次翻修可能。

老年(>55)ONFH病例,建议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对于高龄ONFH病例,视患者原日常活动状况、髋部骨质情况、寿命长短的预期等因素而定。建议行双极(三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七、疗效评价及康复锻炼
    ONFH的疗效评价可分为临床评价和影像学评价。临床评价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如Harris评分[38]WOMAC评分[39,40],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百分法进行疗效评价[41]等),应根据相同分期、相似坏死面积、相同的治疗方法逐例评价。同时建议进行步态分析资料。影像学评价可应用X线片,采用同心圆模板观察股骨头外形、关节间隙及髋臼变化。期以内的病变评估应有MRI检查资料。对于带血运骨移植患者,应进行DSA检查,用来评价血运恢复情况[42]。专家建议对ONFH患者建立病例档案,积累更多有价值的资料,有助于评价不同病因、不同坏死时期、不同年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利于达成更规范治疗ONFH的共识。

   康复锻炼可防止ONFH病人废用的肌肉萎缩,是促使早日恢复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功能锻炼应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并根据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治疗方式、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步态分析资料,选择适宜的锻炼方法[43,44]

(1)卧位抬腿法:仰卧,抬患腿,屈髋屈膝9°,动作反复。每日200次,分34次进行。应用于:ONFH保守治疗以及外科治疗术后卧床期。(2)坐位分合法:坐在椅子上,双手扶膝,双脚与肩等宽,左腿向左,右腿向右同时充分外展,内收。每日300次,分34次进行。应用于:ONFH保守治疗及外科治疗术后可部分负重期。(3)立位抬腿法:手扶固定物,身体保持竖直,抬患腿,使身体与大腿成直角,屈髋屈膝9°,动作反复。每日300次,分34次进行。应用于:ONFH保守治疗及外科治疗术后可部分负重期。(4)扶物下蹲法:手扶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脚与肩等宽,下蹲后再起立,动作反复。每日300次,分34次进行。应用于:ONFH保守治疗及外科治疗术后可完全负重期。(5)内旋外展法:手扶固定物,双腿分别做充分的内旋、外展、划圈运动。每日300次,分34进行。应用于:ONFH保守治疗及外科治疗术后可完全负重期。(6)坚持扶拐步行的训练或骑自行车锻炼。应用于:ONFH保守治疗及外科治疗术后可完全负重期。

 

《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标准专家共识(2012年版)》制定参与专家名单

现场讨论专家(按姓氏笔画顺序)

王坤正  史占军  刘  强  李子荣  李静东  张长青  何  伟  余楠生  陈继营 

陈卫衡  沈计荣  赵德伟  胡永成  翁习生  徐达传  秦  岭  黄文华

书面讨论专家(按姓氏笔画顺序)

    王  岩  王义生(河南)  杨述华  喻爱喜

参考文献

1.        赵德伟。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建议。中华骨科杂志, 2007, 27(2): 146-148.

2.        Mankin HJ. Non traumatic necrosis of bone (osteonecrosis). N Engl J Med, 1992, 28(326):1473–1479.

3.        李静东,赵德伟,崔大平等。成人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与MRI影像学对坏死程度的定量分析。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8):689-691.

4.        Wang Y, Yin L, Li Yet al. Preventive effects of puerarin on alcohol-induced osteonecrosis.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8, 466(5):1059-67.

5.        Sugano N, Kubo T, Takaoka K,et al.Diagnostic criteria for 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 multicentre study. J Bone Joint Surg Br. ,1999, 81(4):590-5.

6.        Etienne G, Mont MA, Ragland P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str Course Lect, 2004, 53:67-85.

7.        李子荣。类似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华骨科杂志》 20103010): 1011-1015

8.        Jackson SMMajor NMPathologic conditions mimicking osteonecrosisOrthop Clin North Am200435(3)315-320.

9.        Gardeniers JW. ARCO intronational stage of osteonecrosis. ARCO Newsletter, 1993, 5: 79-82.

10.     Steinberg ME, Brighton CT, Corces A, et 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Results of core decompression and grafting with and withou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9 ,(249):199-208.

11.     Ficat RP. Idiopathic bone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 Bone Joint Surg Br. , 1985, 67(1):3-9.

12.     Zhang G, Qin L, Sheng H et al. A novel semisynthesized small molecule icaritin reduces incidence of steroid-associated osteonecrosis with inhibition of both thrombosis and lipid-deposit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Bone, 2009, 44(2):345-56.

13.     何伟。整体观念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江苏中医药,2008,40(5)1-2.

14.     Li Y, Wang K, Zhang Z, et al.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reatment of glucocorticoid-induced ischem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by gu fu sheng capsule. J Tradit Chin Med, 2004, 24(4):303-7.

15.     陈卫衡。股骨头坏死"痰瘀同治"的理论基础。江苏中医药2008, 40(5).

16.     罗月中,李芸,何伟等。补肾健骨法预防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中医正骨,2011,23(1)3-6.

17.     Mont MA, Jones LC, Hungerford DS.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Ten Years Later. J Bone Joint Surg Am. 2006, 88(5):1117-32.

18.     王志刚, 王岩,刘玉杰等。小孔径钻孔减压并髋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7, 87(29).

19.     杨述华,许伟华,叶树楠等。异体螺纹骨笼结合自体松质骨支撑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9,2(2)95-99.

20.     Wang Y, Chai W. Superelastic cage implantation: a new technique for treating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with mid-term follow-ups. J Arthroplasty, 2009, 24(7):1006-14.

21.     Yang S, Wu X, Xu W, et al. Structural augmentation with biomaterial-loaded allograft threaded cage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head osteonecrosis. J Arthroplasty, 2010, 25(8):1223-30.

22.     Zhao D, Cui D, Wang B, et al. Treatment of early stage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with autologous implantation of bone marrow-derived and cultur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one, 2012, 50(1):325-30.

23.     Wang BL, Sun W, ---Li ZR.et al. Treatment of 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using bone impaction grafting through a femoral neck window. Int Orthop, 2010, 34(5):635-9.

24.     张念非, 李子荣, 杨连发,等。 经股骨粗隆部旋转截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中华外科杂志, 20044224):1477-1480

25.     Zhao Dewei, Sun Qiang, Wang Benjie, et al. Free iliac crest grafts with periosteum for treatment of old acetabular defects.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2006, 9(6):338-340.

26.   Zhao D, Wang B, Guo Let al. Will a vascularized greater trochanter graft preserve the necrotic femoral head?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0, 468(5):1316-24.

27.     赵德伟,王卫明,王本杰等。带双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3):167-169.

28.     赵德伟。《骨坏死》,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5-430.

29.     李军伟,王义生,杨国辉等。股方肌蒂骨柱加钛网伞状支撑术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初步临床观察。中华骨科杂志2010, 30(1)37-41.

30.   王义生,殷力,吴学建,等. 带肌蒂骨瓣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821):3-6.

31.   Wang Yisheng, Zhang Yi, LI Junwei, et al. A modified technique of bone grafting pedicled with femoral quadratus for alcohol-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Chin Med J, 2010, 123(20): 2847-2852.

32.     王本杰,赵德伟,郭林。单纯带血管蒂骨瓣转移与联合钽棒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比较研究。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932(4):271-274.

33.     赵德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留股骨头治疗的新方法与选择.中华医学杂志, 2011,91(47)3313-3315.

34.     Yin S, Zhang C, et al .Treatment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lymphoma patients by free vascularised fibular grafting.Int Orthop. 2011, 35(8):1125-30.

35.     Zhang C, Zeng B, Jin D, et al. Treatment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with free vascularized fibula grafting: a preliminary report. Microsurgery, 2005, 25(4):305-9.

36.     赵德伟。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经验与技巧。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9,32(4)265-266.

37.     周勇刚王岩,李静东等。同期双侧全髋置换术的临床报告。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 29(12)45-47.

38.     Harris WH. 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 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 An end-result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 result evaluation. J Bone Joint Surg [Am] , 1969;51:737–755.

39.     Soohoo NF, Vyas RM, Samimi DB,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responsiveness of the SF-36 and WOMAC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arthroplasty. J Arthroplasty, 2007, 22:1168–1173.

40.     Sara McConnell, Pamela Kolopack, Aileen M. Davis. 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 a review of its utility and measurement properties. 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2001,45(5):453-461.

41.     赵德伟。应认真做好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治疗的术后功能评价.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1):2881-2993.

42.     赵德伟,崔大平。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后三维步态分析。中华外科杂志, 2009, 47(2):132-135.

43.     Carolyn Kisner, Lynn Allen, et al. Therapeutic Exercise: Foundation and Techniques. Philadelphia: EA. Davis Company, 2007: 643-687.

44.   曾忠华,喻爱喜,余国荣等。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 27(9)557-55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