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全国医改亮点综述

2012-11-21 文章来源:卫生部 点击量:1099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2012年9月,卫生部医改办共收到医改信息251篇(期)。按上报单位分,省(区、市)卫生厅局228篇(期),卫生部医改办成员单位16篇(期),部领导医改综合联系点卫生局7篇(期)。  
现将分析整理的9月全国医改亮点综述如下。

一、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

(一)提高保障水平。广西柳州市开展新农合“100+0”住院补偿模式改革试点,即参加柳州市本级新农合的群众因病需在市内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的,住院时仅缴纳100元起付线费用,其余符合新农合政策规定的费用由乡镇卫生院与市新农合经办机构据实结算。天津市东丽区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且在区属医疗机构住院的居民实施住院补助政策,即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区属定点医疗机构再按剩余部分的20%进行补助。截至2012年上半年,补助金额331.85万元,受益7414人次。

(二)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湖北省将血友病等13类病种纳入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范围,使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病种增至20类。重大疾病救治实行按病种定额或限额付费,属于保障范围的病种,新农合补偿取消起付线。甘肃省平凉市对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村贫困家庭,提高儿童先心病、白血病等7种重特大疾病的医疗救助标准。在新农合不设起付线,不受新农合用药目录和诊疗项目的限制,新农合直接报定额补助标准的70%。江苏省太仓市利用医保基金开展再保险,从基本医保基金中切出一小部分,按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通过公开招标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对大病住院的大额自付医疗费用进行再次补偿。目前该市参保率达99%,大病患者的实际报销比例达70.1%。

(三)方便群众就医。河南省洛宁县从7月1日起,在全县20所乡镇卫生院全部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目前共惠及3860名住院患者,为患者垫付资金达849万元。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推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达80%以上;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浙江省湖州市实行“一卡通用、多卡共用、实名挂号、持卡就医”的通用就诊机制。患者凭市卫生局统一发行的通用就诊卡或社会保障卡、医保卡、二代身份证在医院通用挂号就诊,产生的诊疗信息形成全市统一的以身份证号码为核心的“个人标识号码”,为下阶段开展电子病历共享打下基础。

二、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一)推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青岛胶南市建立倾斜村级补偿机制,将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60%倾斜分配给村级医疗机构,市财政每年拨付460万元,用于对全市所有村卫生室开展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专项补助。安徽省含山县基本药物实行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县财政全额予以补偿,每年为县域城乡居民减少近200万元的药品费。黑龙江省延寿县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基本药物,一律实行零差率销售。由村卫生室提出使用计划,乡镇卫生院在省级采购平台上进行统一采购。目前,各乡镇卫生院按村卫生室提供的购药计划,已采购基本药物200多个品种。

(二)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对村卫生室实施“五统一”管理,即布局统一规划,业务统一安排,药品统一采购,收费统一标准,经费统一补助。村卫生室药品全部由乡镇卫生院在网上集中采购、统一调拨。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黑龙江省林甸县通过增建标准化村卫生所、创新用人机制、实施信息管理和实行“三管(即管账册、管药品、管药价)一统(统一财务管理机制)”等七项管理模式,大力加强农村卫生服务,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三)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江苏省苏州市实施农村卫生人才“五个一工程”,努力打造一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卫生适宜人才队伍。通过“政策留住一批、公开招聘一批、定向培养一批、培训提升一批、帮扶下派一批”,按每万常住人口18—20人的标准核定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编制,将村卫生室新录用或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择优纳入卫生院编制管理。

(四)开展对口支援。上海市坚持“全面覆盖、梯度支援”的原则,突出“五个结合”,即支援临床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结合、支援队员职称类别及专业技术与受援单位专业需求相结合、巡回医疗与固定驻守相结合、长期支援与短期支援相结合、下派帮扶与上派进修相结合,统筹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全市共有95家支援医院派出医务人员4885人次,对187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五)其他。河南省内黄县在17所乡镇卫生院实行“一集中、一公开”财务办公制度,确定每月的集中办公日,对乡镇卫生院报送的该月份收支票据进行集中审核,并予以公示。该项制度的实施为乡镇卫生院每年减少支出约15万元。宁夏中卫市以“改革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益”项目推广为抓手,通过合理分流病人下沉基层和双向转诊等措施,提高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2012年上半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6.73%。甘肃省皋兰县实行“两级”指导,即县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卫生监督所和健康教育所按职责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具体工作指导,使县级为龙头、乡镇为枢纽、村级为基础的基本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浙江省绍兴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包括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市妇幼保健院等全部8家市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按进价实行零差率销售。湖北省鄂州市在全省率先取消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等4家市州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同步实施调整诊疗费、推进支付制度改革等措施。调整的诊疗费由市财政局和医保局分别预拨100万元,年终统一结算。

(二)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浙江省德清县按照“老退、严进、优晋、劣汰”的八字方针,在新型乡村医生身份、编制、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卫生人才退得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制度和办法。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通过派驻医院管理和医疗技术专家团队等方式对仁怀市人民医院进行托管,累计投入300余万元,派出专家150余名,对仁怀市人民医院进行全方位扶持。

(三)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甘肃省金昌市将国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全额报销,对各医疗机构落实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差额部分,由市、县(区)财政按照中草药25%、其他药品16%的标准给予补偿,市财政还拨款80万元设立了金昌市药品购销周转金。市直三家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均在50%以上,有效控制了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现象。

四、其他方面

   湖南省临湘市以“卫生信息化建设,助力新医改”为目标,以乡镇卫生院信息化为枢纽,夯实村卫生室信息化网底,实现了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管理,基本建成了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新农合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卫生信息系统。甘肃省白银市实施“3421”工程力推中医药发展,即完善3个体系—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药科研体系,建设4个中心—中医骨科康复、院内中药制剂、中医职业病防治、中医传染病防治中心,推进2个产业发展—中医养生旅游产业和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充分发挥1个特色—中医药特色。江苏省南京市试点居家护理模式。医院对住院的慢性病人建立信息档案,并出具病情评估单,在病人出院后将其信息档案和评估单转给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职责任护士定期上门开展护理服务,目前1名护士负担约100个慢性病人的居家护理,并对病人家属开展护理培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