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的临床研究

第一作者:鲍 亮

2013-02-06   我要说

鲍亮   高智慧   施小强   房晓敏  金群华

目的 通过与非髌骨置换比较,探讨髌骨置换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 方法将2010年9月-11月符合选择标准的63例(63膝)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2例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置换组),31例不作置换(非置换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骨关节炎分级、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KSS)标准临床评分及关节功能评分、髌骨评分、髌骨倾斜角、胫股角及髌韧带比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术后6周及3、6、12个月对疗效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定。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置换组6例、非置换组8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置换组术后3、6、12个月时膝前疼痛发生率均低于非置换组(P < 0.05)。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KSS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除术后6周及3个月,其余各时间点置换组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非置换组(P < 0.05)。两组髌骨评分除术后12个月外,其余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X线片复查示,两组均无髌骨骨折、髌骨脱位、髌骨不稳、假体松动及断裂发生;术后12个月两组股胫角、髌韧带比值、髌骨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可以一定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髌骨评分及降低术后膝前疼痛的发生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