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致隐匿性椎管内结核15例诊疗分析

第一作者:张元豫

2013-08-12   我要说

张元豫          刘霞          李坤

背景:脊柱结核引起的隐匿性椎管内结核临床上较少报道.本病形成的椎管内结核肉芽肿和脓肿可直接对相邻脊髓神经等产生压迫,可较早产生神经受累的并发症.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致隐匿性椎管内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5例脊柱结核致隐匿性椎管内结核患者术前行FSET1压脂序列强化,治疗上进行病灶清除和脊柱稳定性重建,动态观察结核中毒症状、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和病灶愈合情况. 结果: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1±3)个月.入院时红细胞沉降率平均为69.5 mm/h,C反应蛋白平均为51.6 mg/L.术后红细胞沉降率降至41.8 mm/h,C反应蛋白降至22.3 mg/L,结核中毒症状明显改善.术后第8~12周红细胞沉降率和CRP检测结果正常;病椎椎间植骨融合时间平均4.5个月,结核病灶治愈率为95.3%.13例神经症状明显改善,2例胸椎结核术后6个月复诊时有部分改善.ODI评分术前为(35.56±9.15)分,末次随访时为(12.46±2.41)分.VAS评分术前为(9.9±1.5)分,末次随访时(4.25±1.9)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 ODI 评分和 VA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6例、D级7例,末次随访时C级2例、D级3例、10例E级. 结论:脊柱结核致隐匿性椎管内结核术前MRI强化可为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治疗上宜抗结核化疗同时进行病灶清除、椎板减压和神经松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