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3骨关节炎国际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2013-09-07 文章作者:xiaozhao 点击量:1737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骨性关节炎在患病率中占第四位,是老龄人口最常见的关节疾患,同时也是导致老龄人口下肢残疾的最主要原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这种疾病也在不断地增加,治疗这种疾病还将会耗费巨大的医疗资源,且各国政府和媒体对此重视不够,在我国也普遍存在对骨性关节炎的普及教育不够,病人对骨性关节炎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手术治疗也有顾虑,医生对手术不够了解,对手术技术操作不够熟练。随着近年来全社会给予该疾病的关注度与日俱增,骨关节炎的理论基础也在不断完善。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多学科多部门多技术综合治疗的技术正在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和使用,使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高速发展。
    继2011年“第一届北京大学骨关节炎国际论坛”成功举办之后,2013年9月7日,在美丽的金秋的北京再一次迎来了“北京大学2013骨关节炎国际论坛”的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针对近两年来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紧密围绕骨关节炎这一疾病,从流行病学、组织形态学、影像学、诊断与治疗,以及MRI评估膝关节骨关节炎等多视角切入,分为老龄化与关节病管理、影像学进展、基础研究、软骨工程与骨关节炎临床五大板块,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临床医生、科研人员与流行病学专家就骨关节炎诊断与治疗的现有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
    在专题讲演阶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吕厚山教授在"重视老年人骨关节炎"中讲道:我国老年人骨关节炎现状呈现发病率高、治疗时间延迟、手术治疗更晚、致残率较高的特点,重视老年人骨关节炎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是普通骨科医生必须注意的工作。而关节置换术对于骨关节炎晚期特别是髋膝关节是最成熟的外科治疗方法,术后可以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的Xiao juan Li教授在"骨关节炎诊断新证:软骨基质改变的MRI定量"报告中总结道:定量MRI技术是一种无创的测量关节早期退变中软骨退变的有效手段,值得我们不断努力进行改进,从而帮助我们实现预防和早期干预骨关节炎的目标。塔斯马尼亚大学孟席斯研究所 Grame Jones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骨关节炎的环境与遗传学危险因素,他说道:遗传因素在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中约占50%,而环境因素同样重要,其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难于解释。最明确的证据就是营养过剩。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林剑浩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吕厚山教授致开幕辞。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孔灵芝教授,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董忠教授,中国老年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杜鹏教授等出席开幕式。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张余庆教授采用与佛明翰骨关节炎研究相同的标准化仪器及研究方法,分别对北京4个中心地区和武川县进行入户调查、临床与影像学检查。林剑浩教授为张余庆教授、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党委书记李登红先生颁发荣誉贡献奖,感谢他们为骨关节炎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供参考的医学依据。
    本次会议吸引了200多位骨科同仁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国内国际广大同仁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必将对提高国内骨关节炎诊断与治疗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林剑浩教授主持开幕式

吕厚山教授致开幕辞


林剑浩教授为张余庆教授颁发荣誉贡献奖

林剑浩教授为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党委书记李登红先生颁发荣誉贡献奖

会议现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