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青教授团队首次将肋软骨用于修复大关节软骨缺损

2022-11-24    点击量:2864 我要说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修复负重关节,特别是像“髋关节这样的深部大关节”的大面积骨软骨损伤,一直是临床上的挑战。因为关节面很难得到透明软骨的重建。传统的修复方法只能针对小面积、浅层的股骨头关节面病损,只能得到纤维软骨的修复,且远期临床效果不确切。

近期虽然在临床上发展出了各种技术,但是同时也存在各自的限制性:如微骨折(Microfracture)技术只能针对面积较小的浅层软骨损伤,勉强形成纤维软骨的替代修复;自体骨软骨移植(AOCG)存在损伤供区关节面和供源有限等缺点;异体骨软骨移植虽然可以提供相对大量的供体,但是由于尸源紧张、须要匹配股骨头的尺寸,不仅手术过程复杂,还需要考虑到异体间的排异情况,因此不能大规模开展;自体软骨细胞培养移植技术(MACI)需要通过两次手术和苛刻的体外培养、环境诱导分化,最终也只能得到有限的浅层软骨修复,并不能恢复骨软骨复合体的整体性,尚且只在浅表关节中得到前期开展。因此,在临床上亟需找到股骨头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透明软骨重建技术。

自体肋软骨移植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透明软骨组织量,而且提取技术相对成熟、供区不良事件罕见,已广泛运用于整形外科领域的非负重结构重建:如鼻、耳廓和喉的重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张长青教授团队在前期动物研究中发现:利用自体肋软骨修复动物膝关节软骨缺损,不仅与受区关节面取得早期的组织融合,而且实现了关节面的解剖重建。

在此基础上,张长青教授带领团队在2018年率先尝试将人体的自体肋软骨移植技术(简称‘ACCG’技术)用于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踝关节软骨病损的修复,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

近期,骨科权威杂志《JBJS》分享了张长青教授团队利用自体肋软骨修复股骨头大面积骨软骨损伤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Autologous Costal Cartilage Grafting for a Large Osteochondral Lesion of the Femoral Head》。

原文展示(滑动查看):


这项ACCG新技术综合利用了:右第6-9肋取得不含软骨膜的肋软骨、髋关节Smith-Petersen入路、关节囊的保护、病灶的清理,可吸收螺钉固定以及股骨头关节面重塑等技术。根据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原文表2),入组的20例年轻患者(18-40岁)髋关节功能评分(HSS)和UCLA活动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性提升,疼痛明显得到明显缓解,并且在随访后期没有观察到分值的下降——不仅提示了良好的早期临床效果,也预示着远期重建效果的稳定性。

原文表2

利用Mapping技术的影像学研究(MOCART)结果显示,肋软骨在移植后与关节软骨呈现接近的信号强度和代谢模式,提示透明软骨的成功修复和移植物在受区的长期存活;在CT上,更是观察到移植后的肋软骨与受区软骨下骨在术后一年即形成了组织融合,提示在早期便取得了骨软骨复合体的重建。

不仅如此,所有入组病例均未出现供区或者受区的严重并发症,证明了这项手术新技术的安全性。当然,需要结合更长的随访和更多的病例以得到远期临床效果的数据。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运动习惯日渐形成,运动造成的下肢负重关节骨软骨损伤病例日益增多。张长青教授团队发明的ACCG技术对于青壮年群体而言意义重大,给期待保髋治疗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延缓了早期的髋关节置换和随后可预期的翻修手术所承受的痛苦、漫长的康复过程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同时,ACCG技术的发明对于促进健康、节约社会卫生经济成本以及提升我国大关节疾病整体救治水平具有开创性的战略指导意义。

专家简介

张长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担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前任会长、上海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世界重建显微外科联盟常委、亚太重建显微外科联盟前任主席;担任《国际骨科学杂志》主编、《上海医学》副主编、《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副主编、BMJ、JBJS(Br)特邀审稿专家等多个杂志编委。

主要致力于骨科疑难疾病和骨科生物材料的应用研究。主要工作成果为:

1)在国内最早运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创立了更为简便的髋关节前侧入路腓骨移植的手术方法,规范了手术步骤,发明了专用的手术器械,目前已累计完成超4500例病例,成功率达80%以上,名列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手术已在国内推广,解决了大批股骨头坏死病人的疾苦。全年手术量已超过美国Duke大学,处于国际第一的位置;2)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青少年IV期股骨头坏死可通过腓骨移植进行重建,运用青少年较强的自身修复能力治疗了较多患者,5-10年随访效果令人满意;3)首先在国内外推广了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不连、降低了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并成为重建股骨头血运的规范术式;4)建立了完备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流行病数据库和样本库,对于我国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点、微信因素、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等具有重要意义,填补了我国此前在此研究领域内的空白;5)在国内首先引入PRP技术,经十年努力,已实现产业化,解决大量疑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6)首创自体软骨移植修补关节软骨缺损,目前已获得多年长期随访,临床疗效满意。

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卫生部行业专项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等。发表SCI论文194篇,其中骨科临床顶级杂志JBJS,Microsurgery,Rheumatology, Science Advance发表论著9篇,他引5937次,“2012-2021年全国骨科领域学者论文学术影响力排名”排名第1位,牵头制定我国骨坏死诊疗指南 3 项,出版专著15部,其中《髋部外科学》以中文和英文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授权和申请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实现专利转化4项,其中1项获CFD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每年实现产值超亿元。主持制定行业指南6项,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第一完成人10项,其中包括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2012)、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次(2016)、上海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次(2013,2010,2005)。2006年以来先后入选全国先进工作者、卫生部中青年优秀专家、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十佳”医生等殊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