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诱导多能干细胞向神经系统细胞分化的研究现状
第一作者:杨 阳
2013-07-30 我要说
杨 阳 刘 斌 戎利民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iPSC)是一种应用相关转录因子将细胞重编程、逆转其发育潜能而得到的类似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的一种多能性干细胞。2006年,Takahashi与Yamanaka[1]将Oct3/4、Sox2、Klf4和c-Myc 4种因子转移至小鼠成纤维细胞,首次获得iPSC。由于其来源于自身细胞,自体移植时不涉及伦理问题,无免疫原性,在替代治疗、药物筛选、疾病建模等方面均可以发挥潜在的巨大优势[2]。iPSC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可实现神经分化,即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组成神经系统的各种细胞[3、4],因而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理想选择。有学者总结了经典的胚胎干细胞神经分化的方法[5~7],这也成为确立iPSC神经分化方法的重要参考。但目前iPSC神经分化效率明显低于ESC,仅为5%,且机制不甚清楚[8~10]。因而如何促进其神经分化,最终发挥治疗潜能成为临床应用的一个挑战。为总结促进iPSC神经分化的各种方法,更好地生成神经细胞,笔者就此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