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
2013-07-03
文章来源:罗殿中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骨科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约50年前,Harris及其同事观察到髋关节形态上的轻度异常可导致原发性骨关节炎,2003年Ganz等提出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的概念。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因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股骨头滑脱、髋臼内陷、创伤、手术过度矫正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一组髋关节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和中年患者间断或持续性腹股沟区疼痛,在下蹲、弯腰、抬腿、爬山等屈髋动作时诱发疼痛或加重,伴髋关节活动受限。部分患者表现为髋部无力、打软、假性交锁。该疾患可导致髋关节相应部位盂唇损伤、软骨损伤,晚期发展为骨关节炎。
依据临床病理分为三类:钳型(Pincer)、凸轮型(Cam)、混合型。
髋臼过度覆盖所造成的髋关节撞击被称为钳型撞击。其主要因素是过度覆盖,如髋臼后倾、髋臼内陷、髋臼内突等。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骨骺滑脱、创伤、手术过度矫正等可导致髋臼后倾,在标准骨盆正位片上表现为髋臼前后缘线的“交叉征”。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