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是拇趾向外侧偏斜角度大于10°~15°。它可同时合并有拇趾近节基底向外侧半脱位,第1跖骨头内侧隆起形成形成骨赘,皮肤和鞋面摩擦形成胼胝,皮下组织和关节囊间形成拇囊,反复摩擦刺激形成拇囊炎(21-1)。第1趾骨内翻即第1~2跖骨间夹角大于9°。如果拇外翻严重,拇跖趾外翻角大于30°~35°时,可发生拇趾旋前,此时伴有籽骨向外移位。拇展肌向跖侧滑移而失去对抗拇外翻的力量。拇长肌腱、拇长屈肌腱和拇短屈肌腱外侧头呈弓弦样紧张。加强了拇外翻的力量。北京同仁医院骨科张建中
拇外翻的发生可能与穿鞋不合适有重要关系。另外,扁平足,第1跖骨关系不协调,如第1跖骨头呈圆球形,第1跖骨过长、过短。胫后肌腱止点变异,部分纤维扩展到拇收肌斜头和拇展屈肌的腓侧部分,从而增加了后二肌的联合肌腱的收缩力,第1~2跖骨基底间有异常骨突等因素,在拇外翻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类风湿关节炎和神经肌肉疾病也可伴发拇外翻,青少年的拇外翻存在着家族性发病倾向。